这一次,刘明遇在朝堂上发威,其实也不完全是意气用事,而是在试探崇祯皇帝对他的态度。
不声不响,把刘明遇扣在京城三个多月,刘明遇早就厌恶了。如果崇祯皇帝想要学什么帝王之术,给刘明遇一颗甜枣,再打一巴掌,或者说是打一巴掌,给个安慰。
刘明遇现在就给崇祯皇帝这个机会。
至于说,崇祯皇帝会如何处置刘明遇,刘明遇也不担心,因为崇祯皇帝是一个要脸的人,这边刚刚晋升刘明遇为瀛国公,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刘明遇就被问罪,这事,其他皇帝或许可以做得出来,然而崇祯皇帝不行。
就像当初在处置袁崇焕的时候,从崇祯二年十二月中旬袁崇焕被问罪下狱,崇祯三年八月中旬,这才被凌迟处死。
其实经过多轮三司会审,是朝廷利用国法杀了袁崇焕,而不是崇祯杀了袁崇焕,至少崇祯皇帝给了袁崇焕法律程序上的正义和公平。
处置刘明遇这样的重臣,其实也是一样,哪怕是网络罪名,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决定的,刘明遇拥有系统,而且此时他还拥有六千余万分,也就意味着,他现在有六条命。
不过,在刘明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臣听到这里,顿时捂起了脸。丝毫没有怀疑刘明遇说谎。
当然,刘明遇也没有说谎,这是事实。
书生发表意见,本身是大明朝的传统。
只是有些读书读傻的人,被人当枪了,开始散播朝廷不应该杀俘虏,杀俘虏不祥之类的话,应该学习李世民,招抚建奴,善待建奴。
其实刘明遇非常清楚,学生忠直、热血,由于涉世未深,也是最容易忽悠的群体。
崇祯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骆养性!”
“臣在!”
“给朕查,谁在背后出言不逊,颠倒黑白!”
崇祯发话,众臣自觉闭嘴了。
有些话可以说,但是要分场合啊,大明虽然不会因言获罪……
这时,最委屈的反而是那十几名言官,被刘明遇抽了一顿,十天半月,估计吃饭都疼。
崇祯也是被刘明遇出了口气,他冲着刘明遇暗暗竖起一根大拇指,心里想道:“抽得好!朕早就想这么干了!”
其实这些挨打的言官们,此时终于明白过来,这顿打他们白挨了,无论是内阁大佬,还是朝廷重臣,居然没有一个人给他们张目。
几乎所有人装聋作哑,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不仅仅是崇祯皇帝装作看不起,而是所有人。
事实上,也不怪所有人都漠视,或者纵容刘明遇。
正应了那句话,自作自受。
明朝的言官制度,开始于那个在传说中历来轻视文官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设立了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专门用于监察中央和地方百官,这个群体的总人数长期保持在二百人左右,为历朝之最。
朱元璋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皇帝临朝时,言官要轮流值日,发现不合理的就要“直谏”,“勿有所顾避”;不分军队百姓、不论制度还是官员,“皆得言之”。如果皇帝受蒙蔽而不自省,朱元璋要求言官“舍身以诤”,不惜批逆鳞、捋虎须!
为了让言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朱元璋创造性的给了言官一项极大的权利——“封驳”。所有的诏旨和批复的奏章,必须先经六科通过方能执行。
朱元璋曾对给事中张文辅说,“朕代天下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惟一身之忧,将为四海之忧!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
可以说,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这个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已经变味了。结果,就变成了顶撞皇帝就是直言谏言,顶撞阁臣和各部堂尚书,就是仗义执言。
结果,这些六科言官们,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歪,咬皇帝,咬内阁大臣,上至内阁辅臣,下至地方官员,世勋、国戚、宗室,至于武将那就不用说了,没有人他们不敢咬。
偏偏这些言官们,最缺乏的就是一点,他们只是进士进入六科观政,也就是说,虽然是官员,既缺乏庶务,也缺乏见解,久而久之,变成了正事不会干,只会乱捣蛋。
他们简直就是属疯狗的,没有立场,没有原则,也没有底线,逮着谁咬谁。这些言官背后都有金主,偏偏又油盐不尽。
晋商为什么可以影响朝堂,为什么可以延伸影响内阁大臣就是因为这些言官,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他们成事的本事或许没有,坏事的战斗力却非常彪悍。
别说是崇祯烦他们,就连首辅温体仁、包括孙承宗他们也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