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之很快就收了笔,将写满了一张黄麻纸的文章双手捧送到了周县令的手上。
周县令眼看着那如笔走游龙,潇洒俊逸的字迹,心下暗叹了一声好书法,目光再度朝沈砚之身上看去,同样朝他赞赏地点了点头。
他总算知道李娘子为何这般维护这后生了!
这后生可不得了,适才,外头有那么大的变故,他都能心无旁骛地写字,俨然将自己置身事外一般,这份心境,确实让人佩服。
周县令震惊之余,心中那股子复杂之情,又隐隐作祟了起来。
随后,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两人的文章,这林子言的文章虽挑不出什么大错,且用词还格外华丽,可却是太中规中矩了一些。
相较起来,他更喜欢沈砚之的文章,针砭时弊,文采斐然中,又颇有一番见解。
这样的人,当真是屡试不中的
他将沈砚之的文章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阵,终忍不住道:“你这文风和字迹怎么这么熟悉”
他倒像是在何处见过!可不应该啊,若不是今日偶然遇到,他都快忘记这位旧人的存在了。
沈砚之抬头望了周县令一眼,周县令面上的神色不似作伪,那便只能说明一件事。
当初,自己留在县衙稿,周大人根本就没有看到。
和以前那般着急地等着周大人回复的心态不同,此刻,沈砚之心中淡然,平静道:“学生之前参加童生试,大人还曾是监考官。”
他只这么一说,周县令恍然地点了点头。
随即,他又有些莫名,沈家后生颇有才华,单从这文章上就看得出来,这样的人,靠举人也在话下,怎的如今还是个童生
周县令爱才,想及此,又将沈砚之的文章看了又看。
好半晌,待他看出点门道来后,方才问了一句:“你可知,你这文章最大的争议之处在哪儿”
林子言暗暗松了一口气,适才周县令看到沈砚之是文章时,那眼里一闪而过的惊艳是那么明显,而且,他还看了沈砚之的文章那么久!
他还以为,周县令欣赏这童生的才华,要将他大夸特夸一番呢。
“学生未可知,劳烦大人指出。”沈砚之拱手,朝周县令揖了一下。
周县令越发欣赏沈砚之了,这人不但有才华,态度还如此谦逊,日后,必当大用。
周县令曾经也是高中进士,风光一时的举子,当这芝麻小官多年,他浑身的棱角早被这惨淡的仕途所磨平了,但,他对学问的热情,却是从未减少过。
此番一看到沈砚之,他就像是看到了多年的忘年交一般,只拉着沈砚之,就跟他分析了起来。
在他看来,沈砚之之所以屡试不中,只因为他的文章锋芒过盛,太过尖锐,这指不定就会触到哪位考官的痛处,从而刻意不让他过。
既是如此,日后再入考场,再稍加注意注意,兴许,也不会再吃这些暗亏了。
周县令和沈砚之聊了许久,听得一旁陆家村的村民们云里雾里,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可一旁的林子言却是清楚的。
这周县令欣赏沈砚之,方才会拉着他讲这么多,若就这样下去,对他而言,定没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