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赵国在齐国的使命也算是圆满地完成了。
而随着齐国第一批足足三十万担粮食和楚国送出的十万担粮食安然送抵淮泗郡,可以说,赵国的粮食危机基本上已经在实质上得到了解决。
紧接着,从中山郡和代北郡,赵括调集了大批的军械,按照约定,送往了齐国。当然,这批军械之中,主要还是以刀剑盾牌为主,「科技含量」较高的铠甲和弓箭、箭矢的数量,堪堪只够武装一万多人而已。
不过,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令齐王满意了,当即就把这批军械武装给了自己的王宫卫戍部队。
看齐王急迫的样子,这批军械似乎也没有看起来的那般简单,而齐国,也远非一句懦弱可以全部概括。
一切的不合理,实际上都有着它极为合理的原因。有些隐藏在更深的内部,有些则是历史的欠账。就像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天凉好个秋」,总要到中年的午后,才能感受那秋意的浓烈,恍然间,才知道,那微微的清风吹来的是那个午后的朗朗书声。
人如此,国亦然。
如今的齐国可早就不是姜尚的齐国了,而背叛者最怕的也恰恰就是背叛。
田氏代齐,不管如何美化,也终究是一场异姓的叛变,而作为篡位者的田氏,历代齐王,最怕的就是有人有样学样地将他也赶下去。
这也是齐王不得不将田单这位将齐国挽救于水火的重臣排挤出齐国的原因之一。
可偏偏,这代齐之旅中,有着太多的从龙之功,而田氏也为了代齐许下了太多的承诺。
如果说楚国是楚王与各大贵族公分国家,那么对于齐国而言,则是齐王与各大家族共治国家了。
虽然齐国的家族在领地的权利不似楚国的贵族那般几乎是个小王国的存在,但齐国的各大家族在国事上的参与,甚至是军队上的把控,甚至必楚国还要更甚。
在楚国,贵族们虽然可以在自家的封地里无法无天,但楚王一声令下,愿不愿意、尽不尽心且另说,但该出兵还得出兵,该出粮还得出粮。
可在齐国,直接就在源头上锁定了齐王的权利。
想要开战?可不是你齐王说同意就同意的。这也是导致五国伐齐,齐国惨败的原因之一。
很显然,齐王因为得位不正的缘故,必须依靠这些家族,这也就导致了齐王的权利迟迟得不到扩张的原因。
齐湣王终其一生,想要做的,从来不是什么东帝,而是从这群大臣的手中收回本该属于君王的权利。
而想要收权,最好的办法,就是战争,尤其是对外的战争。
一旦战争打响,齐湣王便处于道德的制高点,任何违背他意志的事情,都会被视作掣肘战事的行为,齐湣王自然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打击了。
于是,公元前301年,齐湣王刚即位,齐将匡章就率领齐、魏、韩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
紧接着,版图得到了大大扩充的齐国,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随即便与秦国战作了一团。公元前98-公元前96年,在齐湣王的带领下,齐、魏、韩三国联军甚至一度围困了秦国,并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应该说,直至此时,齐湣王的收权之旅也算是顺风顺水的了。
可紧接着,燕国就向齐国发动了进攻,莫名其妙地,就让羸弱的燕军攻到了齐国的腹地。
要知道,齐国既然敢打秦国的主意,那肯定是预料到燕国这个小弟在危急时候下场的可能的。z
可明明已经有所准备的齐国,就被燕军轻易地突破的边境防线,深入到了齐国内部。
好巧不巧,秦国那边求和的国书就已经递到了齐
王的案头。虽然不愿,齐王也只能召回大军了,先把内部的燕军解决掉。
而这只燕军,也却是被回援而来的齐军轻易击败。就这样一只战力羸弱的燕军,怎么突破齐王在边境布下的大军?
答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有内女干!
确切地说,应该是齐国的大臣们总算是看清了齐王假战斗、真夺权的意图后,对齐王展开的反击。
自然,作为掌握着国家机器的大臣们,已经出手,就不可能这么轻易地收手。
很快,「田甲劫王」的恶性政治事件发生。
显然,田甲作为王室成员,根本没有劫夺齐王的动机。可偏偏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与齐王所倚重的想过,同为王族的相国田文交好。
如此做来的目的自然行业就不言而喻了。齐国的大臣们就是要利用田文这个无足轻重之人,离间齐王和他的想过田单。
事情也果然如同他们所预料的那般,田文被迫出走。
适时的,那个将要腰佩六国相印,实际上却是个死间的男人,出现在了齐王的面前,带着满腹的才华,满满的诚意和宋国这块膏腴之地,缓缓向齐王走去。
能得到齐王的信任,这显然是不容易的。
这其中固然有苏秦的智谋,但苏秦这个间谍再厉害,到底也是他国之人,齐王又岂会完全地信任?
而其在齐国这么多年,怎会留不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既然有蛛丝马迹,为何从未有臣子向齐王劝阻过?
只有一种可能,作为外来户的苏秦,在进入齐国朝堂的一刻起,就成为了齐王对付老旧势力的不二人选。
从齐王后续膨胀的信心中,不难看出苏秦很出色地完成了属于他的任务。而这个前提,现实是苏秦凭着自己机敏的头脑,也着实为齐王再度收回了不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