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心中自有着一杆秤,秦王统治下的河内,是什么光景?
中记载:“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啥意思,给你一个爵位,十五岁以上的男的,全都给我上长平战场上拼命去!
这固然是秦王的果断决策,尤其在对比赵王的无所作为之后,更是体现出了秦王的英明神武。
只是,这英明神武的背后,却是河内郡百姓的灾难!
河内郡失去的不仅仅是数以万计的青壮,若非赵国最终赢得了战争,河内失去的,恐怕还有未来。
秦国的军功爵位,看似是给了底层的百姓上升的途径。但实际上,却依旧是对底层百姓的残忍剥削。
将本该属于秦国百姓的粮食拿出来,换成低阶的爵位。想要活命,你就必须拼命地耕与战。直到不更爵位以上,才能稍稍逃脱秦国繁重的税役。
秦王所赐下的区区一级爵位,根本不足以解决失去男丁后的生存问题。
历史上,很快的,失去了男丁顶梁柱的河内郡,就被从关中迁徙而来的老秦人吞没。
在秦人治下的生活,是每个河内人所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在赵国的治理下呢?
虽然河内郡的名字被抹去了,但河内郡的生活却是蒸蒸日上,尤其是屯田之策,更是让河内的百姓第一次吃饱了饭,不仅吃饱了饭,还能家家留有余粮,这也是赵国敢于收纳周王畿的流民的底气。
亲身经历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该站在哪边了。
更别说,河内郡原本就是属于晋国,跟赵国本就是同根同源,若非秦军的长剑太利,河内郡的百姓又岂会甘心为秦军驱使。
当年的河内遇到了魏国这个无能的国家,百姓虽有心,却无力反抗。
如今,河内却是强大的赵国的属地,秦军还想卷土重来,河内郡,哦,不,应该是上党郡的百姓们岂能答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谛,正在悄然地推动着命运的齿轮。
可惜的是,秦军上下,不管是王龁、蒙骜,还是其他的将领,亦或是底层的战士们,似乎对此毫无察觉。
当然,或许他们已经察觉了,却依旧无动于衷。
相较于赵国的“来了就是赵国人”,秦国也自有自己的一套:马蹄所至即是秦土,秦土之上,即为秦民。
赵国信奉的民心所向,而
秦人相信的只有手中长剑!
锋利的秦剑与坚实的赵盾,终于在这轵城之中,再度碰撞到了一起。
“攻!”长剑所指,王龁终于轻轻吐出这个字。
“上将军有令:攻!”左右传令兵当即将王龁的命令传达开来。
紧接着,黑红色的大纛迎风翻滚了起来!
“呜”
大纛翻滚之下,呜咽的号角声随即响起。
紧接着,便是闷如雷鸣般的鼓点,一声声敲打在所有人的心房之上。
“攻!”负责前军指挥的蒙骜也随即抽出的宝剑。
“砰、砰、砰”
踏着鼓点声,秦军前军随即开始行进,又在行进中开始展开。
一队队或是推着云梯、或是拉着箭塔和冲车,秦军随即插空到了秦军行进的队列之中。
显然,为了这次的进攻,秦军已经做足了准备:不仅仅是兵力上,更是在攻城器械上。
“放!”眼看着前军已经开始展开兵力,准备向轵城城墙进发之时,蒙骜随即再度下达命令。
随着蒙骜的命令下达,前军之内,数十架投石车下,校尉手中红色旗帜狠狠落下,数以千计的彪形大汉随即大声怒吼着号子齐齐发力。
紧接着,数十枚石弹瞬间被巨力抛向了半空之中,直直地就砸向了轵城的城楼。
是的,秦军不仅为轵城准备了常规的攻城云梯等物,更是为了此战,特意造出了硕大无比的抛石车。
只可惜的是,秦军并没能够像赵括一样
改进抛石车的原理,依旧使用着最原始的,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
简单来说,就是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人力一端齐齐发力之下,便可石弹抛出。
唯一的科技含量,或许就是杠杆原理,能比人员直接抛石块稍稍省力些罢了。
只是,这样原理的抛石车,不仅所耗费人力巨大,其威力更是难于控制,甚至还会随着时间和发射次数的推移而急剧降低。
而秦军的抛石车,相较于其他的抛石车,其唯一的特点,或许就是巨大无比而已。
光是装填的石弹,就需要数十上百人一起运送,而每一辆投石车发动之时,所需要的力士,更是多达数百人!
这样的抛石车的作用与威力,虽然有,但却远达不到毁天灭地的效果。
这一点,从轵城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