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君也知道自己虽为王使,但显然全军上下如今都并不待见自己,随即眼神看向了平原君。
平原君无奈,只得又看向了廉颇。
廉颇也知道,事情不能过火,过犹不及。随即下令赵军维持秩序,将秦军与民众之间稍稍隔开,而民众的怒气怨气也在一顿输出中稍稍得到发泄,见赵军前来维持秩序,也算是暂时熄了火。
一场看似虎头蛇尾的民众暴动随即消散于无形,然而,往往无声,才是风暴聚集的信号。
民心易得,容易到只要派几场米,发几件衣,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就足够了;民心甚至很难失去,若非逼到没有了活路,头顶的旗帜是红是黑真的无关紧要;可民心最难的就是失而复得之。
信任这个东西,真的很玄妙。
显然,秦国曾经也有过上党人民的信任,信任强大的秦国会给他们带来与韩之国不一样的生活。否则秦军的推进也不会那么快,快到廉颇甚至来不及布置防线。
可惜,三年的大战,令秦国所有的承诺做了土,甚至连带着河内的“秦民”也全都被征发到战场之上,更别说上党郡里的百姓了——徭役几乎就没有停过,征粮更是一遍又一遍。
秦赵相争,上党受难、河内受苦。相对于秦国,赵国因为占领地稀少的缘故,反而没有对上党百姓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上党百姓向赵不向秦了。
若是此战胜利,秦王一番免税免徭役和加封晋爵的补救之下,或多或少也能挽回一些民心,之后再派个能臣经营一番,三五年过去,上党和河内的伤痛也就渐渐地结痂,过去了。
可偏偏,最终的胜利倒向了赵国。
秦国再想在上党甚至河内这块地盘上驰骋,恐怕光是百姓都不能答应。
而上党、河内,连着河东,河东过去就是河西
当然了,这些也都是后话。
虽然赵军的维持之下,上党的百姓没有了刚刚的冲动之举,可走在当中的秦军却也更像是被俘虏了,心中压抑之情可想而知。
烈日下,树立在大道两旁的长矛泛着点点的寒光,直刺得秦军的士卒睁不开眼睛。不自觉的,秦军士卒的身子都有些佝偻了起来。
若是有的选,秦军的士卒甚至宁愿被那些土坷垃砸死,也不愿在如林般的赵军长矛之中穿梭。可这偏偏还是秦军的高层对赵军将领失压得来的
还能怎么办?
低着头,往前走便是了。沉闷的气氛,让时处夏末的界牌岭越发的燥热了,人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恶气,却是始终出不来。
而这一走,便是整整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