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潜山书院的姑娘(一更)(2 / 2)

医妻三嫁 三木游游 1462 字 2023-07-31

所有参加明日乡试的秀才需要到潜山书院报到,领个牌子。若没有牌子,届时就进不了考试院。

“你自己去吧。”苏凉说。

宁靖因为出身经历以及拿北静王世子的牌子参加科举这些事,本就会引人注意,若是再让人看到他身边带着女人孩子,可能会传出非常离谱的谣言。

宁靖拎着苏凉给他买的书箱,里面装了水,和苏凉自制的美味可口小点心。

本是给正儿做来当零食的,小孩子吃不了多少,宁靖很喜欢。

正儿以为宁靖要走,不回来了,抱住他的腿不放。

苏凉去哄,也不行。

宁靖把正儿抱起来,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在家。”

正儿才不管他说什么,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就不撒手了,想要拉开,他就干嚎。

宁靖放下书箱,找来昨日苏凉上街为了装东西买的背篓,用湿布擦干净,往里面放了个小毯子,然后把正儿放进去,盖上盖子。

正儿以为跟他玩儿捉迷藏,小脑袋顶着盖子探出来,笑得可开心了。

苏凉扶额,“你确定要背着他去书院?很难不被发现。”

宁靖把书箱里的东西拿出来放进背篓,背在背上,正儿小脑袋顶着盖子,一伸一缩,玩得不亦乐乎。

“我不叫你,不要出来。”宁靖回头说。

正儿咯咯笑。

苏凉心想,他能听懂,能记住,能照做,才怪……

不过就算被发现,也没啥严重后果,苏凉就由着他们了。

目送宁靖带着正儿出了门,正儿小手伸出来,挥舞着跟苏凉告别,仿佛在说:“我跟叔叔去玩儿啦!”

……

白云山下停了许多马车,路都堵住了。

宁靖独自一人,背着背篓,穿过人群往上走。

“宁公子!”

宁靖听到了,声音很陌生,便没有理会。不是只有他姓宁。

脚步声急促,有人追了上来。

是个衣衫齐整,眼眸精明的老者,拦住宁靖,客气询问,“公子可是从北安县来的?”

宁靖停下脚步,并未开口回答。

老者自报家门,“老夫是平北城永隆绣庄的掌柜,家主姓言。”

宁靖这才开口,“何事?”

“是宁公子吧?”老者陪笑道,“家主上月来信,说她的朋友苏姑娘和宁公子会来平北城,让老夫专门置办一座宅子,好好招待着。早派了人在城门楼等,也没见公子何时来的。想着今日公子应该会来书院报到,就来这边侯着了。”

“你怎么知道是我?”宁靖问。

老者笑答,“家主随信送了一幅画像来,免得我们认错了人。”

“谢了。暂时没什么需要劳烦的。”宁靖说。

“不知公子住在哪家客栈?宅子都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住。”老者说。

“明日会有人去绣庄寻你。”宁靖话落,便继续往上走了。

老者思忖片刻,觉得宁靖的意思是今日不需要,明天再说。他只得回去了。

宁靖并不怀疑这是言雨安排的人。因为暗处想找麻烦的那些人,并不知道苏凉和宁靖跟言雨的关系。

宁靖走了小路,到没人的地方,轻唤一声,“正儿。”

乖乖待在背篓里的正儿得到信号,小脑袋顶着盖子站起来,小手抓着背篓边沿,小脸惊奇地看着山中完全不同的风景。

这是宁靖跟正儿说好的游戏。叫他名字才能出来,拍背篓就要回去。

潜山书院出现在视线中,宁靖拍了两下背篓,正儿便乖乖坐回去,小手还挪了一下盖子,盖严实了。

“宁公子!”

北安县的一个秀才站在书院门口,远远看到宁靖,高喊了一声。

瞬时,引起一片骚动。

宁靖虽然之前没来过潜山书院,但他在书院里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他是潜山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得到免费入学资格,却没来的秀才。

要知道,这座书院在整个乾国都是赫赫有名的,不少外地学子为了得到入学资格费尽心思都找不到门路。

很多人跟北安县来的三个秀才打听宁靖,有两个说不了解,跟宁靖并列案首那位则暗示宁靖仗着有靠山,十分高傲。

于是,宁靖“自负”的名声就传开了。再加上他的身世背景,有些只知道他的名字,从未见过他的人,造了不少谣。

最离谱的是,潜山书院内部暗地里流传着“宁靖是北静王世子邢玉笙的男宠”这种谣言。

宁靖这个“名人”,甫一现身,立刻成为了焦点。

他走到书院门口,有两个北安县户籍的秀才上来打招呼,颇有一种老乡见面的亲切劲儿。

但他们只在院试当日,以及后来穆飔请客那天见过。

其实宁靖救过他们的命,但他们并不知道。

宁靖只点点头,询问他们在哪里报到。

两人已拿了牌子,主动带宁靖过去。

一路上,都备受瞩目。

经过今日,见到宁靖真容后,关于他是某世子男宠的谣言又被人提起,因为他长得太好看了……

报到很简单,确认身份,领取考试牌,看一下旁边贴着的考试注意事项,就可以走了。

宁靖取了自己的牌子,跟那两个带路的秀才道谢后,正要走,有个书生跑过来,“宁靖宁公子呢?院长请他过去!”

一时间,周围人看着宁靖的眼神又都变了变。

宁靖在众人瞩目下,背着背篓,跟随引路的人穿过大半个书院,到了一个清幽小院门口。

“宁公子请进。”带路的人话落就走了。

进门前,宁靖又拍了两下背篓,提醒正儿藏好了。

他刚踏进小院,一抹淡绿色的身影跑过来,清脆的声音透着难掩的惊喜,“靖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