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问道。
朱高煦不紧不慢的解释道“无论是建设一个大型的军工厂或官厂,还是推行一个新的国策,都需三至四年的建设期或试行期,然后又需要至少一年的调整期或改良期。”
“若是工厂的话,最后第五年才能按图纸生产各类火器、物资。若是推行国策的话,最后第五年才能得到适应于大部分地区的良策,如此则可以将推行新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而这些,都将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
朱棣又问道“为何叫‘计划’,而不叫‘规划’?”
不要以为古代没有“计划”、“规划”这两个词。
《汉书·卷四·陈平传》“诚臣计划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若计划不从,真可引领而去矣。”
上面这两段话里“计划”的意思,与后世人常用的“计划”意义基本一致。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乃自往视,授以规划,旬日而成,用工甚省。”
这里的“规划”是筹谋策划的意思,与后世“规划”的意思有些出入。
“计划是事先拟订的具体方案或办法,如无意外,便会按计划施行,不会更改。”
朱高煦道“至于规划,则是一种筹谋,一个大的范围,不够具体。儿子用‘五年计划’,就是希望可以按计划行事,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实现。”
“不愧是俺的好儿子,有志气!”
朱棣先是抚须赞了一声,然后接着问道“说说吧,你第一个五年计划,打算做哪些重要的事?”
朱高煦略作思考,随即道“事有轻重缓急,儿子就先说说比较重要的几件事。”
“首要之事是整顿内廷,完善内廷宦官与宫人的选用、晋升、养老等流程,将之形成定制,以防后世出现专权的大宦官。”
“具体方面是三监并重,即司礼监点校文书(秘书)、内官监出镇四方、御马监提督四卫。”
他认为若要杜绝宦官干政,就要创造出一个宦官无法干政的环境。
让宦官忙着干别的事,把其牢牢的固定在一定的职权范围内,为了办好差事而努力。
如此才能把宦官靠媚上得到提拔与重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怎么个并重法?”
朱棣问道。
朱高煦道“儿子决定把这三个内廷衙门进行变革,每监各设掌印太监两名。”
“司礼监额外增加三至五名秉笔太监,内官监额外增加三至五名随侍太监,御马监额外增加三至五名提督太监,皆为正四品,之前一个监只有一名太监独大的情况将不会存在。”
“每个监的掌印太监,执掌本监监印,督理本监一应礼仪、刑名,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还要负责严关防门禁,催督光禄寺供应等事。”
“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理内外章奏文书,以及御前勘合,复核内阁票拟。”
“内官监随侍太监,随侍天子左右,凡遇军国大事,皆主由随侍太监传天子口谕,以防有其他内官假传天子口谕,祸乱宫廷。”
“御马监提督太监,提督腾骧、武骧等四卫以及五城兵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