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集训,去日本(1 / 2)

李亮他们一下火车,还没来得及看一眼首都的车站,就被78年刚刚成立的国家建委派来的车拉到了集训中心。

华国建国后的建筑项目在70年以前都归建筑工程部管,在各省有分部,大型项目大部分由原37军完成及各单位自行完成。曾经细分为材料总局,设计总局,施工管理局,供应运输局,技术情报局,城市建设局,科学技术局,教育局,计划统计司,劳动工资司,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综合勘察院,给水排水设计院,水泥研究院,玻璃陶瓷研究院,非金属矿工业管理局,玻璃陶瓷工业管理局,新材料及地方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等,运动期间国家建委、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工业部、□□中央基建政治部合并,成立国家基本建设革命委员会。78年国家建委又独立了出来,这次的考察任务就是由国家建委召集的。

集训中心在燕郊一座二层小楼里,专门为出国考察的同志们提供出国前的培训。李亮他们课程安排的很满,半个月的时候不仅要学会简单的日语,还要在思想上进行学习,还有礼仪培训,说话走路穿衣都要经过训练,不能有失国体。

这是华国77年以后第一次建筑方面的出国考察团,领导都非常的重视,由国家建委的刘副主任亲自带队,还和所有的团员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

这个团共34人,有领队一名,副领队一名,翻译两名,其余都是年纪大的教授们或者工程兵部队的资深专家们,小年轻还就李亮一个。

来到了首都李亮就一直好奇为什么自己能通过审批参加到这个团里来,他的资历经验都不够啊,崔教授告诉他消息的时候,也说了不一定能过审批,过不了就去不成,这次谈话才知道了原因。

刘副主任跟他谈话时,李亮吓出了一身汗。他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上大学以后的所有事,刘副主任全都知道,包括挣了多少钱,有多少存款,钱是怎么花的,还有他上次盖完食堂交给崔教授的调查报告和h市副市长写的推荐报告。之所以让他去,这两份报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年头还没有人把建设中真实的问题这样总结起来看的,国家现在急需发展经济,但是十年运动人才断层,实际建筑的情况上面并不能直接了解到,理论和实际处在一种撕裂的状态。李亮虽然干的有点出格,却是难得的有经济头脑,中国建筑停滞了太久了,大家都不知道要怎么建设这个国家,还真是要有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来做这件事,哪怕是这些人先富起来,国家也是乐见其成的。年轻人不出格,难道要等年纪大的去挑这个头?

他还告诉李亮,这次回来,希望李亮能写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年轻人看事情的角度应该和老教授们是不一样的,还有,以后步子不妨迈得大一些,什么都可以去试试,只要不做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事情,就都可以干。有什么事解决不了的,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说着还给了李亮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

这对李亮是个莫大的鼓励,说实话,上大学这一年半,挣了不少钱,但是心里始终是有点不安的,钱太多了,有点咬手,政策没有说不行,也没有说行啊。

他不知道在那个年代,国家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就勇于去尝试,谁也没有建设过社会主义。苏朕的道路已经证实了是错误的,华国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国家在78年就在南方建立了特区,还一直在研究包产到组的事,只要是可能的路,这个时候的华国就敢试。

李亮这个事,建委的领导也专门开会讨论过,结论是,不鼓励不宣传,静待发展,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扶一把,要不这小子哪能进规格这么高的考察团呢?

这个考察团积累的人脉,在李亮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79年7月2日,李亮跟着考察团一起,坐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他是第一次坐飞机,上了飞机,兴奋得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是好。崔教授跟着一帮老教授坐在一起热闹去了,他旁边坐着一个去年军转到特区的干部,姓莫,转业前做到了团长,团里大家还叫他莫团长。看着李亮兴奋的这看看那摸摸禁不住笑了。早几天就注意到了这个团里仅有的小年轻,这次正好坐在了一起,就跟李亮聊起天来。

俩人倒是越聊越投机。莫团长本来文化程度不高,这些天日语也学得不好,这会跟李亮一聊就高兴了,拍着李亮的肩膀笑着吩咐道“别叫团长了,早就不是了,以后叫我一声老哥算弟弟你看得起哥哥我!到了日本,哥哥可就成了睁眼瞎,哑巴了,你可得要多照应照应我!以后,有机会来特区玩,哥哥来招待你!”

李亮答应不迭。在这团里他就是最小的,哪个都是前辈,都有很多经验和人生阅历值得他去学习。

7月1号下午两点,考察团一行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1979年日本还没有签订广岛协议,正是经济最发达的时候。这次考察团的规格很高,接待他们的是日本外事部和建设部的头头,还有华国大使馆的人,入住了酒店,日本方招待了一顿正宗的日本晚餐,就开始了他们在日本的行程。

日方给出的行程先是参观日本建筑工地和已经建成的各种代表性建筑,参观各种建材研究实验室,和各方建筑人才进行座谈,学习日本建筑发展史,参观建筑机械生产基地。日方还给考察团配备了专职的服务人员和翻译。日文服务人员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叫小室美惠子。大使馆也配了两个翻译。

虽然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建筑相关的材料和技术类别和品种太多了,时间根本就不够,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学习,但是还是觉得时间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