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过于轻敌(1 / 2)

第三次机遇 月影梧桐 1395 字 2022-09-09

帝的要求还真不少,花旗银行全权代表克里斯托弗听圆了。

“鄙国原则上同意向各国联合银行团借款,但前提是希望德国银行团也能参与。”

“不不不……”克里斯托弗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三国之所以联手,本来就是为了因为嫉妒德国在华权益过大而出笼的,现在再将德国加进来,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载泽也没有出现期待中的不满之色,只是以略显疑惑的口气说道:“我来之前刚刚接到梁大人的电话,说德国大使极力要求参与……”

“这个梁先生。”克里斯托弗恨得牙痒痒,原本想着梁敦彦是亲美派,决计不会也不敢透露分毫,结果还是把事情捅了出来。

载泽一看对方焦急的模样,心里便先有了底,笑着回答道:“倒也不怪梁大人,实在是昨天他和德国大使正在会谈的时候我打电话过去询问了一番……”

克里斯托弗气得想跳起脚来骂一通,偏又无法开口——对方完全可以解释说:我又不知道他和谁在会面!

“第二条,借款的数额暂且不说,这借款的标的鄙国皇上有特别的要求。”

“请讲。”

“既然是币制改革,这储备金就极其要求,希望各国能以实物黄金的形式交付。”

“贵国想转换成黄金本位?”

“有这个考虑。但未成定论。”

“这个恐怕非常有难度。”各大列强均采用黄金本位,黄金直接决定着币值稳定和货币信用,都是各大强国地货币体系根基,对流出控制极严,小量尚可,像这样大规模的借贷。哪里肯拿出来转移到他国?

“那白银呢?”

“这个可以。”克里斯托弗高兴极了,各国正愁本位货币转换后的白银无从销路,载泽的提议可谓正中下怀。

但是且慢,载泽补充了一句:“听说贵国现在屡屡有大条银输入各口岸,鄙国便以大条银为基础,借他个几万条,这样改革起来便称得上得心应手了。”

所谓大条银,其实是马尼拉银的近代版本。即美国进行商品输出的特殊形势。大条银每条重800,9成9以上,在其流入口岸之前,是以金属形式而非货币形式存在地,但在流入口岸之后,大条银便被融化,然后铸造成各类银元。

由于铸币的特性,同样分量的白银被铸造成银元之后会获得溢价优势,即货币化的白银相对于金属化的白银拥有溢价优势,这种溢价在扣除运输、铸造费用后仍然可以获利不菲。这也是当时为何一直存在白银尽输入的原因——这有悖于我们通常印象中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观结论。其实在西方各国完成金本位改造后,中国世面上所保有的白银总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一个缓慢上升地过程,当然中国可能对这部分白银拥有的所有权比例在稳步下降。

究其本质,无非是中国缺乏相应的近代货币管理体系,采用实物货币而非虚拟货币。国家丧失了对于银元铸造的唯一控制权,不但地方政府可以任意刻模制造,便连洋商洋行都获得了这种权力。甚至因为洋人技术高超,品质保证,他们私铸出来的银元还极为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