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通过(1 / 2)

167通过</p>

写赋论仍旧是一个时辰的时间。</p>

空旷的殿内,只有这五人的席位,想来是今日才命人专门布好的。呈圆形分布在殿内,每一个席位上边,各有一名老者盯着看。让人如何都忽略不掉。</p>

双手捧着一个厚厚的卷轴,慢悠悠地解开束好的绶带的老者,浑浊的眼巡视了一圈,语气颇为冷淡地道:“诸位能走到今日的这一层,也乃万里挑一之人才。送诸位八个字——谨慎对待,全力以赴。”</p>

苍老的声音,在说前面四个字之时,稍稍停顿了片刻,语气颇为加重。</p>

他说完之后,便将题目挂在了题墙之上,哗啦地一声,长长的卷轴滚落了下来,完全地展开在众人的视线范围之内。</p>

颜常山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开始慢慢地研磨,不紧不慢。</p>

魏知礼则是坐着闭眼,冥思了许久。</p>

几个人的反应皆是不一样,各自都坐得相离甚远,但均是不着急着立马动笔写。共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很是充裕,不像考算学那样的匆忙。</p>

“正心以正朝廷。”徐凌看着这个仅仅只有六个字的题目,略有所思。</p>

徐凌拖了平时闲来无事便读杂书,海量阅读的福,很快就从脑海中寻找到了原题的出处。</p>

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p>

这是……劝诫君王修身养德的。为君者,先正心,才能正朝廷……乃至正万民,正四方,所以万物和谐,天地都受到恩泽,这就是王道完成了。</p>

出处被徐凌找出来之后,出题的含义犹如剥丝抽茧,暴露出来了。这样中庸的赋论,恰恰在于如何把握君臣相劝的这个度量。恳切磊落,言辞春风细般和煦深入人心,又亦或是刮骨去毒一般的激烈扣人心扉?</p>

徐凌想了一想主考官的喜好,停顿了半天,才开始动笔。</p>

徐凌的思路整理清楚之后,下笔就快了,笔尖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p>

一个时辰之后,有专门的考官来收策论卷子。钟隐、常青松交完了卷子之后,走出了殿内,凭栏眺望远方,发着热的脑袋,被风一吹,都清醒了过来。两人互相对视了片刻,均露出了相同的释然的表情。</p>

魏知礼看向钟隐,钟隐慢慢地摇了摇头:“隐也不知,正心以正朝廷,所以隐写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常青松被噎了一下说:“我以为是出自《大学》的。嗯……所谓‘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他摇头晃脑地念了一段,最后总结道:“所以是格物致知,格物,才能致知,致知方才正心。”</p>

每个人听着都觉得挺有几分道理的。</p>

魏知礼看向颜常山,颜常山淡淡地说道:“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p>

颜常山说完之后,为着这个“为人君者”,几个人静默了片刻。常青松的背后突突地凉了起来。</p>

“这是出自哪的?”钟隐犹豫了片刻问。</p>

徐凌回答:“汉书。”</p>

得了,徐凌说完之后,其余几个人彻底地默默安静了下来。</p>

写完赋论之后,五个人被引到了雅室内静候结果。才五篇,即便是冯老一个人审批,速度也是极快的。只要出了这个结果,通过的人就能立即上第三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