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年,国家就要颁布法规,取消票证。</p>
本学期的周一,上午只有一节课。</p>
课后,林奇带着新写好的论文,来到郭有道的办公室里。</p>
“上次你说,半个月时间就交给我,我每天数着时间,等着你的论文呢。”</p>
郭有道笑道:“半个月过去了,你没交过来,我还以为你遇到了难处,准备去问问你呢。”</p>
“没什么难处,主要是我觉着,别一篇一篇分开写了,直接写了两篇论文,一起送过来了。”</p>
林奇说着,把写好的两份论文递过去:“您看一下。”</p>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p>
郭有道笑道,把论文接过去。</p>
看了起来。</p>
第一篇论文的标题是林奇曾经提过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供选择的方案》。</p>
文章内容,在理论研究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国企改革的方案。</p>
包括分解政府和企业职能、重构共有产权主体、实施股份制、经营机制改革等等。</p>
全文分成了五个大段落,一共有七八千字。</p>
郭有道看完,没有说话。</p>
又拿起了第二篇论文。</p>
第二篇论文叫做——《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p>
“目前全国的国有资产总量约为……其中工业系统的国有资产总量约……,存量国有资产长期固化、不流动,不与高效益、优势资产结合重组,是造成国有企业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p>
“国企改革,应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要大力鼓励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抓好大企业,放开小企业,通过联合、肩并、破产、改组等方式,按市场需要配置好增量资产,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p>
“所谓抓大。</p>
一是推动大型试点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p>
二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推动国有资本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的流动,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p>
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联合,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p>
实现国有经济向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集中。”</p>
“所谓放小。</p>
是指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因地制宜地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步伐,使其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p>
鼓励和扶持国有小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和‘小而新’的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搞好配套服务,实现共同发展……”</p>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大篇章。</p>
第一个篇章,先详细阐述了“抓大放小”的理论思路。</p>
第二个篇章,对于“抓大放小”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情况进行预判,讲了一些补充说明。</p>
“国有企业改组和联合要尊重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p>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对国有企业改组和联合进行引导,并创造良好的市场、政策和社会环境,切实促进企业发展壮大。</p>
要尊重企业意愿,防止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p>
要防止和纠正用行政手段拼凑大集团,以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等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p>
“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中,不搞一刀切,进行股份合作制改制的企业,要防止和纠正强迫职工入股等错误倾向,也要防止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p>
在企业产权变动过程中,要落实债务责任,决不允许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p>
第三个篇章,讲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p>
这一篇章中,林奇提出了十六字方针——“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p>
并分别进行了细致深刻的阐述。</p>
这篇文章更长。</p>
足有12000字。</p>
郭有道认认真真地看完。</p>
抬起头,看向林奇。</p>
这一次,他没有激动,没有夸奖,而是极其认真道:“你先回去。这两篇论文,我要多看几遍,学习学习!”</p>
(/34758/34758031/1010088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