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8章(1 / 2)

不去诸卫和各地大营谋职,一是天赋所限,二则他若再战死,满门孤儿寡母更没有指望。</p>

祖上留下个余泽,保了相家十余年的富贵和平安。</p>

他们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待第三代子弟长成,延续祖上荣光。</p>

相如莲花的姐妹姑侄婚事在将门中寻,一则因为是老关系,二来相家依旧存了指望,日后重返军中时,各路姻亲能搭把手。</p>

相家的境况比当初的范家强多了,看着范成达青云直上,相家未必没想过自家复兴的盛景。</p>

但从第三代的安排来看,不是相家那口气泄了,而是子弟不争气。</p>

送去军中只会白白丧命,不如在部堂衙门谋个平安差事。</p>

相祖母幽幽道:“九郎性情诚恳,老身与他三叔原想给他朝中安排一个差事。”</p>

只提性情,不说武艺本事,全因相娑罗在同辈兄弟中并不出彩。</p>

全永思在右武卫,相家若要送一个子弟进去,当然送最有前景的那一个。</p>

全永思并非无情无义之人,能拉岳家一把,自然不吝于伸手。</p>

但若同时送两个相家子弟入营,全永思没那么大脸面。</p>

强求,只会让他在右武卫难做人。亲戚情分也消磨掉了。</p>

相祖母迟疑一会,“九郎的名额,能否让十一郎顶替?”</p>

既是对全永思,也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p>

相祖母解释道:“十一郎比九郎小两岁,武艺却是兄弟间最好的。”</p>

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让最有把握的人上。</p>

相祖母能将这番话说出来,自认问心无愧,不是偏袒哪个孙儿,而是顾全大局。</p>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艺高低,打一场就知道,瞒不过人。</p>

相僧达欲言又止,九郎和十一郎都是侄子,谁上都行。</p>

若以利益最大化衡量,还是十一郎更符合期待。</p>

原来的考量便是,倾尽全力扶持相十一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