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璞离京前只知段晓棠将要平定民乱,具体何处并不知晓,毕竟天底下乱的地方那么多。</p>
是他中途和李君璠通信知道了,猜到了,亦或只是随口在信中提及?</p>
南衙诸卫在皇帝眼皮底下,少有能吃空饷的机会,加之戍卫地点的特殊,军士主要从良家子中招纳。</p>
降兵至少要在军中观察数月,确认没有危险才敢带回去。不可能像地方大营一般,不管好的坏的,直接往自家划拉!</p>
地方军急于扩充实力,通常都与“不臣之心”挂钩,但并州大营此刻的情形,似乎并不相干。</p>
另有一种可能并州大营兵员缺省严重,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p>
最普遍的情况是吃空饷,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军士死伤过多却并没有往上报,瞒了下来。</p>
后续朝廷和地方再补新兵,自然补不到位。</p>
大军虚实,外人很难看清。尤其并州军并非全部驻防一地,更难摸清。</p>
白家和并州有些关联,但白湛白秀然哪可能知道。白隽就算知晓一二,也不可能把这种要命的事往外说。</p>
所以祝明月补充的内容,只有朝廷前三年并州大营的各种官方统计,军士人数,朝廷下发的各种军械,以及经历的战事。</p>
段晓棠无法从冷漠的数字中,察觉其中猫腻。</p>
手指紧紧捏住信纸,纸短意长,最恨这种话不说清楚打哑谜的人。</p>
段晓棠深知先前的计划,并没有将并州大营考虑在内,他们愿意当甩手掌柜,两卫就自己挑头干。</p>
同时也没有重点防备西面,不过是常规谋划。</p>
并州大营是地头蛇,和三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两卫开战时,搞些小动作。</p>
他们跟在后头捡人,驱使贼军向西败逃,不一定让两卫功亏一篑,但或许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p>
段晓棠几经思量,还是去找吴越商量,他的官方消息更全面。</p>
吴越见段晓棠去而复返,很是意外,“晓棠,怎么了?”</p>
段晓棠:“李玄玉去代州任职,途经贼军和并州大营辖区,他在信中提及,并州大营或有意吸纳贼军青壮,并驱使其向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