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白三娘子欣然邀请,“你们人生地不熟,家中屋舍众多,到长安后不如随我居住。”兵书和良种一为致谢二为求庇佑。</p>

祝明月暗叹白三娘为人厚道,主动提出庇护之意。“我们三人散漫惯了,高门大户规矩不习惯,想着在外或买或赁屋居住。”</p>

白三娘道:“也好,你们可记得常来白家找我说话。”</p>

在门口送别时,白三娘问出心头疑惑,“我生在后宅,为何找上我呢?”</p>

祝明月微微一笑,“因为只有三娘子你,才能理解同为女子的惶恐与勇气。”</p>

白三娘顿时领会,“的确如此。”</p>

夜色沉沉之下,书房内烛火通明。</p>

梁国公白隽手上握着《孙膑兵法》,一边看一边拍着自己的大肚子。</p>

待将书卷放下,白湛凑过来问,“父亲觉得如何?”问的是真假。</p>

白隽:“虽有些许不合时宜之处,但孙膑之时尚车战,不似如今以骑兵为重。可惜只剩残篇。”如此说,自然兵书为真。“大郎,抄写后长安和晋阳老宅各放几份。”</p>

梁国公才是白家诸人中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年轻时也算一员骁将。如今担着沉迷酒色的帽子,一来避免天子也是他好表弟的猜忌,二来长子长成能掌住家中事务,三来本身骨子里就是爱享乐的。</p>

几重因素之下,自然而然昏聩了。</p>

白隽:“那红薯你们看得如何?”这才是真正紧要的东西,若真能种出来,不论拿来博声名还是扩充实力都是上上之选。</p>

兵书为真,红薯的可靠性又上去几分。那句“反正不要钱,不如试一试”正中下怀。</p>

不求三千斤,产量对折一千五百斤亦是极为可观。</p>

写的实在详细,白湛挺起胸膛,“看了附带的种植说明,我觉得我也能种。”</p>

白旻笑道:“二郎,你痴长到十五岁,可曾下过地。”复又向白隽请命,“父亲,不如我这就吩咐下去,在庄子上的种了。”</p>

白隽思考一会,“带去长安田庄,挑几个嘴紧的奴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