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第一关(1 / 2)

北镇。

山东布政司下文,从山东调集民夫,奔赴北镇修葺城墙,花费了众多的物力人力。

让残破不堪的城池,又露出了轮廓,恢复了部分的作用。

一两年的时光,分别从国内征调了三批,合计八千军,新立为北镇军。

国之初的十数万北镇军,乃至数年前的七八万北镇军,现在的规模比起以往,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李长松想要光复家族,需要走的道路仍然长远。

至少。

三年内让北镇军军力达到五万。

只要皇上支持,他有这份信心,唯独辽西的忠顺王,成为了他的拦路虎。

北镇未被蛮族攻陷前,整个辽西有数十万人口。

直到锦州被破,数十万军户中,大半被蛮族俘虏,运送往了沈辽两地。

去年金江军牵头,联合攻打蛮族,部分辽民逃入辽西,才重新恢复了十余万人口。

但是这些人口,全部掌握在忠顺王手中。

以剩余的锦州军为核心,忠顺王重新募兵,加上国内调兵,锦州军军力已超过四万。

最新的一批三千新兵,经过山海关,目的地是北镇,半道又被忠顺王扣下。

“太欺负人了。”

北镇节度府。

大厅内。

李长松犹如愤怒的猫。

锦乡侯府小心翼翼的在京城维持各家的关系,努力创造机会,几番波折才有了目前的局面。

他们家。

百年来何时这般的低声下气过?

不过想要恢复家族实力而已。

如此小的愿望,却被忠顺王压了一次又一次。

锦乡侯府用尽了京城关系,好不容易通过朝廷,让皇上开了金口,命忠顺王放人。

结果不到两个月,忠顺王又压下一批人。

这种被人不讲道理的卡脖子的滋味,让李长松心中抓狂。

其余几人见状,因为身份的不同,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各自神情不安。

有忠顺王派来的人程之信,还有北镇军作陪的将领麻循等人。

程之信一脸的苦笑。

当年。

他们辽西军中,虽然也有龌龊,但面上还是不错的,互相给足情面。

哪怕前任辽东经略史鼐,或者魏毅,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唯独忠顺王不同。

他要亲自掌控辽西各军,形成一股完整的力量,用来抗衡金江军。认为目前各部号令不一,是无法应对金江军威胁的。

“此事对辽西有利,忠顺王的口信,请节度使以国事为重。”

程之信终于还是说道。

他带着任务而来,哪怕知道会惹得李长松不快,他也不能不说,只希望不要影响私谊。

“恕我无法同意,忠顺王想要号令北镇军可以,只要他有兵部的公文,我就支持。”

李长松冷冷的说道。

“其余的话不用继续说,再劝下去,只能让你我内心不快。”

连这种话已说了出来,程之信见好就收,带着李长松的态度,回去锦州,向忠顺王复命。

北镇军有八千军,另外新征募的三千军,被忠顺王扣下,锦州军有四万军。

山海关还有三四万军。

整个辽西全部合起来,仍然有高近九万军。

“沈阳已经被围。”

忠顺王叹道。

“而人人都有私心,枉顾国事,国家有今日之患,皆彼辈之功也。”

刘英,赵雍,图门,程之信等人,皆望向忠顺王。

刘英,赵雍是总兵,李坚是游击,在场的诸人,是锦州军的高级将领。

程之信,图门则是忠顺王的亲信。

因此他们都知道忠顺王的目的。

想要掌控山海关的守军,北镇军,联合锦州军,出军至大辽河,名义上协助金江军,实际上威胁金江军。

动作刚开始,就在北镇遇挫。

没有北镇的配合,忠顺王就算联络了山海关守军,也无法率领大军经过北镇。

众人都没有主意,或者说不想和北镇撕破脸。

现场的人都是辽西的将领,和北镇有香火情,不愿意因为公事得罪私人。

但是图门不是辽西的将领,他是忠顺王从国内带来的。

“不必理会李长松。”

图门的话,引起了众人的侧目。

“李长松没有经过朝廷的允许,弃守西宁堡,而金江军违反朝廷制度,犯西宁堡。

只要抓住这点,官司就算打到圣人面前,我们也不怕。”

这是要彻底和北镇撕破脸啊。

听完图门的话,众人心中了然,没有人出面赞成,也没人出面反对。

不愿得罪李长松,更没人敢惹忠顺王生气。

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从山海关调两万军,相熟草原部落求一万军,我们本部四万军,直接入北镇,接管一万北镇军。

如此就有八万军,抵达大辽河,金江军必撤军。”

图门信心十足的说道。

沈阳有蛮族五六万军,大辽河有他们八万军,金江军首尾不能兼顾,只能选择退军保持现状。

太过异想天开。

有人提出了反对。

守备朱振杰,收到总兵刘英的眼神,起身上前拱手,忠顺王点头后,他才当众开口。

“北镇军如果反抗怎么办?”

图门闻言不以为意。

“以忠顺王的威信,何人敢反抗?而且数倍兵力,态度坚定,强压之下,北镇军的将领,没有人敢动刀枪。”

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了,图门又主动说道。

“我们出兵是以协助金江军为名,金江军没有理由对我们动手,而且我们只驻军大辽河,有大河为持,不惧金江军偷袭。

哪怕金江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身后还有蛮军虎视眈眈,如何敢冒险呢。”

图门的计策很简单。

驻军在大辽河,不和金江军发生冲突,但是让金江军的粮道暴露在锦州军的眼下。

八万军在此。

金江军敢不退兵?

那时候就不是锦州军担忧金江军敢不敢造反,而是金江军担忧锦州军,会不会偷袭他们的粮道。

就和金江军前去福建一样的道理。

打着同大周的旗号,让福建卫所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金江军迁移无地之民。

金江军是大周的军队,从大周国内获得他们想要的,这是他们的优势,也可以变成劣势。

“山海关乃重关,不会轻易的调兵至辽西。”

朱振杰又反驳道。

前番锦州被破,宁远城危在旦夕,不远处的山海关都无动于衷。

“其他人没有这个威信,但是我们的王爷有,相信山海关总兵不敢拒绝王爷。”

图门自信道。

平辽侯什么时候得罪了此人?

刘英看了看身旁的赵雍,赵雍明白刘英眼神的意思,也悄悄摇了摇头。

平辽侯是不是有野心的人?谁也不知道。

但是图门的口中,坚定的认为平辽侯有不轨之心,屡次提出针对金江军的建议。

仿佛不逼得金江军造反誓不罢休。

“蛮族已经承诺归顺朝廷,金江军不应该发动进攻,而是应该等朝廷的决定。”

图门看向忠顺王。

上半年。

蛮族要与大周和谈,刚刚有了眉目,因为消息突然传的沸沸扬扬,民情愤慨,导致和谈失败。

随着金江军的攻势展开,一个个的胜利,蛮族各处防线的失守,所以蛮族重新派了使者,不在提和谈,改为了归顺。

此事大有可为。

和谈与归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至少不会在引起太大的反应。

忠顺王认可了图门的计策。

而关于蛮族归顺的事情,两地往返的时间,加上朝廷争议的时间,恐怕等消息有了结果,黄花菜也凉了。

他知道自己空口白牙,说服不了平辽侯停战。

那么只能行此策,以让平辽侯退军,保存下蛮族,等待朝廷的决议。

前番和谈都差点成功,最后毁于谣言。

现在归顺之事,无人有理由反对,忠顺王认为朝廷必然同意。

介时。

辽西的军力,草原部落的军力,加上蛮族的军力,足以稳定辽东目前的局势,牵制住金江军不能轻举妄动。

哪怕是金江军,也无法独自应对这许多势力。

“希望平辽侯愿意等候朝廷的决议,暂缓攻打沈阳吧,除非他眼中没有朝廷。”

图门坚定的说道。

众人无言。

沈阳形势危急,不过沈阳城坚,还有时间挽救。

图门去了山海关,忠顺王又派人去联络辽西关外的草原部落,请求联军,协助大周收复沈阳。

承诺只需要抵达大辽河即可,不需要参加攻打沈阳的战事。

这是个谎言。

和忠顺王的真实目的完全不相干。

但是草原部落的台吉们不清楚,很多熟部落的首领,见这么轻易的就可以拿到赏赐,纷纷欣然同意。

奴儿干司,辽东,辽西。

辽东和辽西修建了长长的城墙,奴儿干司太远且大,则没有修建长城。

长城的起点山海关。

不论关外的局势如何变动,山海关坚固如山,毫不动摇,成为帝国最稳固的防线。

忠顺王派人来联系山海关总兵。

身负重任的图门,又一次回到了山海关,望着前面的山海关兴叹。

犹如蚂蚁在大山前一样,面对如此巍峨之势,哪怕见过多次,也无法压下心中的神奇。

山海关。

大周国力的表现,也唯有大周,才能建造起,犹如鬼斧神工的,以山为根的雄关。

山海关不只是一个雄关。

它的北边是北新罗城,东北边是北营城,东边是东罗城,南边是新罗城,西边是西罗城。

组成的辐射式环形城堡群,拱卫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