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封赏(2 / 2)

就在王承恩喝着茶时,李念恩终于带着方泽以及方广走进了会客厅。

看着那个在自家客厅主位上喝茶的太监。

李念恩也没犹疑,直接带着两人行礼道:

“常州府宣抚使,东厂掌班李念恩,见过王太监1

明朝的‘太监’二字,还是一个对宦官的明确的官职称呼。

只有少数几个官职顶尖的宦官才能被其余人成为‘太监’。

而王承恩如今身上的官职是司礼监执笔太监。

地位只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厂督的曹化淳之下。

当然是有资格被人称呼为‘太监’的。

至于李念恩,虽然先前在北城门前,他手底下的锦衣卫,也称呼他为‘常州府宣抚太监’。

但他身上真正的官职是‘常州府宣抚使,东厂掌班’。

所以是还没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

那个锦衣卫不过是在拍他马屁而已。

等到方泽和方广也见礼完毕后。

在李念恩的指挥下,家中的仆人搬上来了早就准备好的香案。

王承恩往香案前一站,伸手从身边一个小太监抱着的金丝楠木盒子里取出一副黄色丝绸的圣旨。

脸上端正而肃然的对李念恩道:

“常州府宣抚使,东厂掌班李念恩接旨1

李念恩赶紧跪倒在香案之前的蒲团上,口中朗声道:“奴婢接旨。”

等李念恩跪好,王承恩这才打开圣旨朗读起来。

但好端端的一张圣旨读完。

除了开头的那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剩下的李念恩几乎一句话都没听懂。

但这也怪不得李念恩。

别说他一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

就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

其实也没几个能听懂这圣旨惪

实在是撰写这些圣旨的,都是这个时代读书最多最好的那批人。

他们写出来的圣旨,那真是句句不离典故,字字堪称精华。

若是学问不到家,想要听懂那是想都别想。

“奴婢领旨,叩谢皇恩。”

李念恩就这样听天书一般的听到王承恩读完不说话后,这才叩首谢恩,从王承恩手中接过圣旨。

接过圣旨之后,李念恩又站到一旁,等着方泽方广也跪着接了旨。

将香案撤下去,李念恩又从仆人手中接过已经包好了的红封,一一递给王承恩以及跟他随行的太监后。

这才做出一副讨好的神色上前对王承恩请教道:

“奴婢愚钝,刚才听得不是甚懂,还请王太监指教,皇爷给奴婢这圣旨中,究竟是如何说的?”

事实上,这时的圣旨李念恩已经拿到手上了。

别人读者他虽然听得不是很懂。

但拿到手了去一字一句的啃,他还是能啃下来的。

此时之所以去向王承恩请教。

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示好,算是找着一个由头去和对方拉关系了。

王承恩倒是没多想,这种听不懂圣旨的人多了去了。

别说是只读过两三年书的太监们。

就是许多靠着读书考了功名的文官。

在接旨时也只能晕晕乎乎的听个大概。

这里面还闹出过各种笑话来的。

此时面对李念恩的请教,刚从李念恩手中接了红封的王承恩。

也是和颜悦色的说道:

“皇爷对于你查处郑家一事多有赞赏,特别是能驱使官兵以一百破三百余大为欣赏。”

“此次在圣旨里对你也是多有赏赐,还特许你荫封一族人。”

“所以希望你从今以后,也能时常自省往事,不要辜负皇爷对你的浩荡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