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大兴土木,建设混凝土防线!(1 / 2)

如果有可能的话。</p>

朱由简也不想大费周章地修筑防线!</p>

可是。</p>

以大明朝现在的野战军事实力,还不足以直接跨过辽河,一举平定建奴!</p>

说到底!</p>

骑兵太少了!</p>

没有大量战力高,机动性强的骑兵,大明很难在野战之中击败建奴的!</p>

“朕也是没有办法!”</p>

“虽然我大明刚刚大败建奴,的这场辽东大战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攻城战!”</p>

“凭借着火器优势,加上坚城要塞,才得此大胜!”</p>

“如果让二十万大军跨过辽河进行野战的话,就算有火器,我大明也绝对讨不到什么好处!”</p>

朱由简语气颇有些无奈。</p>

没办法。</p>

练兵的时间太短了!</p>

宣府、大同以及陕西四镇都还没有训练出像样的骑兵部队!</p>

没有骑兵。</p>

野战军事实力就很难提升上去!</p>

所以。</p>

平定建奴,还需要徐徐图之!</p>

“臣明白陛下的难处!”</p>

李从心躬身行礼,微微点头。</p>

“建奴毕竟是渔猎出身,而且又全民皆兵!”</p>

“就算他们在山海关下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可建奴至少还有五万八旗精锐!”</p>

“再加上汉兵和蒙古八旗的兵马。”</p>

“凑到一起,大概率又能组建起一支十万人的大军!”</p>

“如果野战的话,我大明恐怕很难……”</p>

说到这里。</p>

李从心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p>

可在场的所有人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p>

野战。</p>

大明暂时还不太行!</p>

毫无疑问。</p>

平定建奴是一场注定艰苦卓绝的持久战!</p>

“所以,朕就要困死建奴!”</p>

“在孙传庭和袁崇焕的计策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用各种手段压缩建奴的生存空间!”</p>

“隔绝他们沟通外界的能力!”</p>

“让建奴沦落为一个“孤岛”,彻底被孤立包围起来!”</p>

言罢。</p>

朱由简转身指向地图。</p>

在地图上的沿着辽河比划了一下。</p>

“这条防线以刚刚收复的义州城为起点!”</p>

“连着之前的旧长城,从巫医闾山穿过去向东!随后抵达辽东的广宁城!”</p>

“在广宁转折沿着辽河向南!”</p>

“直到辽河的入海口!”</p>

说话间。</p>

朱由简拿起桌上的毛笔,沿着刚才说的地方划了一道线。</p>

“朕算过。”</p>

“这条防线的总距离,大概为八百里左右!”</p>

八百里!</p>

毫无疑问。</p>

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p>

其工程总量,恐怕还要在当年孙承宗主持修建的关宁防线之上!</p>

“陛下!”</p>

“这条防线…是不是有些太长了!”</p>

李从心扯了扯嘴角,看着地图上那长长的一条线,不由得替户部郭尚书痛心疾首一番。</p>

“朕也知道这样花费会非常大!”</p>

“但没办法啊!”</p>

朱由简双手一摊,很是无奈。</p>

如果不修这条防线的话。</p>

等回头建奴反应过来了,趁着明军大部队撤离辽东,一定会跨过辽河进行劫掠的!</p>

就算他们无法攻打有火器防守的城池。</p>

可劫掠那些村庄、乡镇,还是完全可能的!</p>

“既然重新夺回了辽河以西的故土,朕就不想再让建奴的一兵一卒重新踏上这片土地!”</p>

“修!”</p>

“无论如何,也要修!”</p>

“李爱卿,你是专业人士,你来大概估算一下修筑这条防线需要多少白银?!”</p>

李从心闻言沉默了。</p>

他一边抬头看一眼地图,一边低头闭眼仔细分析计算。</p>

良久之后。</p>

才长舒一口气,叹声道:</p>

“恐怕的…接近两千万两!”</p>

两千万两!</p>

这放在以前,那基本上就是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p>

一年什么事情都不干。</p>

把国库掏个底朝天,才能勉勉强强地修筑完毕!</p>

“陛下。”</p>

“臣估算的这个数字还只是最基础的!”</p>

“如果要修筑像锦州、宁远一样的大型城池的话,恐怕这个数字还得再涨上一大截!”</p>

也就是说。</p>

如果还要修筑城池的话。</p>

把往年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全用在这里边都不够!</p>

简直是天文数字!</p>

“不瞒爱卿,朕的确要修建新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