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建奴惊变!阿敏上位自立为汗!(1 / 2)

“什么?!”</p>

“大汗,您的祖坟怕是要被刨了!”</p>

义州城,大堂内。</p>

皇太极目瞪口呆地看着济尔哈朗,脸上写满了错愕。</p>

“我大金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回国内了!”</p>

“之前明朝皇帝弄了个悬赏令,当初还只是悬赏范文程他们那种人的祖坟!”</p>

“可现在。”</p>

“悬赏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您的祖坟了!”</p>

“再加上现在我军大败,国力大损!肯定会有人趁机铤而走险,刨您的祖坟的……”</p>

济尔哈朗有些无可奈何。</p>

他亲爹舒尔哈齐的陵墓,也在被悬赏的范围中。</p>

“真是狗胆包天!”</p>

“我大金只是输了一场大战而已!又不是亡国了!”</p>

皇太极心中怒火翻涌。</p>

毫无疑问。</p>

这种直接往人下三路去打的招数,十成十是那个明朝皇帝朱由简整出来的!</p>

“该死的朱由简!”</p>

“碰上他,本汗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p>

“大汗!”</p>

“还是别想这些事情了!”</p>

济尔哈朗双手一摊,无奈道:</p>

“根据情报。”</p>

“预计明日,明军的先锋就会抵达义州城下!咱们该到底如何抵挡明军的兵锋啊!”</p>

言罢。</p>

济尔哈朗又把义州城内的现状说了一遍。</p>

当听见守城部队只有两千八旗骑兵,再加上刚刚抓来的一千海西女真壮丁之后。</p>

皇太极也绷不住了!</p>

“三千对五万?!”</p>

“这仗还怎么打?!”</p>

其实。</p>

义州本来的守城部队有足足五千八旗骑兵。</p>

除此之外,还有数千汉兵!</p>

但操蛋的是。</p>

大部分人马被皇太极抽调去打关宁防线了!</p>

以至于义州、广宁在内的辽河平原以西的各个城池中,建奴的守备力量堪称极其薄弱!</p>

说到底。</p>

酿成这一切苦果的,还是皇太极自己!</p>

“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p>

“大汗,第一批秋粮下来了!”</p>

“虽然不多,但起码解决了缺粮的燃眉之急!”</p>

现在已经八月份了。</p>

粮食虽然还没到彻底成熟的地步,抢收之后产量也会大打折扣。</p>

但建奴高层已经没有办法了!</p>

为了缓解已经严重的粮荒问题,只得先抢收一批粮食,解燃眉之急!</p>

“唉……”</p>

“我大金的局面,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了吗?”</p>

皇太极叹了口气。</p>

“大汗,有了粮食,咱们就可以固守待援了!”</p>

“固守待援?!”</p>

皇太极冷冷地看了眼济尔哈朗,随后嗤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落寞地说道:</p>

“哪还有什么援兵啊!”</p>

“这一战我大金国力大损,八旗子弟伤亡惨重!”</p>

“本汗自己算了一下,满打满算,我大金的八骑兵马,现在也就只剩下五万多人了!”</p>

“这些人马还要负责镇压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镇压蒙古各部落!”</p>

“已经没有兵力来支援义州了!”</p>

五万人!</p>

八旗是建奴的基本盘。</p>

自始至终八旗骑兵的人数就很有限!</p>

而一场辽东大战下来,一半的八旗精锐全部战死了!</p>

一时间。</p>

皇太极和济尔哈朗都沉默了。</p>

正面抵挡打不过!</p>

固守待援没援兵!</p>

似乎。</p>

只有一条路可以选了!</p>

“撤!”</p>

“撤兵!”</p>

皇太极忽然从台阶上起身,咬牙切齿的继续说道:</p>

“本汗决定了!”</p>

“放弃义州、广宁在内的大小城池!”</p>

“全面收拢兵力!把势力范围撤到辽河以东!”</p>

“征召大批民夫,在辽河东岸修筑防线!”</p>

“与明廷隔着辽河对峙!”</p>

终于!</p>

在分析局面并沉默良久之后。</p>

皇太极终于下定决心,将建奴的总体战略方针从进攻转为防守!</p>

全面收缩!</p>

撤退到辽河东岸!</p>

放弃占据多年的辽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和城池!</p>

“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