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土地改革!整顿九边!大开杀戒!(1 / 2)

御驾亲征!</p>

当这四个字从朱由简嘴里蹦出来后,在场几人立刻神色大变,袁可立当即劝阻道:</p>

“陛下!”</p>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是您呢?!”</p>

“秦王虽然在陕西势力颇大,但有卢大人坐镇,率四万兵马围剿平叛,定然可以不出意外地迅速平息此事!”</p>

“陛下是万乘之君,天下之主,绝不可身处险境!”</p>

袁可立神情焦躁,语速极快。</p>

在他说完后其余几人也纷纷附和,竟是全部反对朱由简御驾亲征的提议!</p>

朱由简见状叹了口气,表示理解。</p>

大明朝皇室子嗣凋零,到他这一代,只有天启帝朱由校和他朱由简两人!前者还在落水后缠绵病榻,最终嗝屁!</p>

御驾亲征是有风险的!</p>

孙承宗和袁可立等老臣是真的害怕!</p>

怕大明好不容易出来的这个像样的皇帝,因为御驾亲征而出现意外,致使大明再无中兴希望!</p>

“陛下,臣说一句不该说的!”</p>

孙承宗咬了咬牙,低声说道:</p>

“昔日武宗皇帝御驾亲征,平定辽王叛乱,返程时意外落水,因此而驾崩!”</p>

“臣等……”</p>

“实在是怕陛下有个闪失!”</p>

“那样的话,我大明…岂不是再也没有希望了……?!”</p>

孙承宗声音艰涩,饱含真情实感。</p>

众所周知。</p>

大明皇帝易溶于水!</p>

众人是真害怕朱由简会莫名其妙地“意外”落水,随后染病驾崩!</p>

武宗皇帝朱厚照当年驾崩的背后,就有文官集团的影子。</p>

如今。</p>

他这个皇帝连番和文官集团为难,甚至还大开杀戒!将东林党人杀得人头滚滚!可以说是把文官集团给彻底得罪了!</p>

所以。</p>

孙承宗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却是在劝阻让,让他好好想想武宗是怎么死的!想想他的兄长天启帝是怎么死的!</p>

“爱卿的意思,朕明白。”</p>

“但是朕也有不得不御驾亲征的理由!”</p>

“首先,虽然卢象升等人凭借兵力优势,可以分而剿杀秦王叛军!但对陕西乌烟瘴气的官场彻底血洗,却只能朕亲自去做!”</p>

“其次,朕还要在陕西,推行土地改革!”</p>

“土地改革?!”</p>

众人愕然,听见朱由简继续说道:</p>

“陕西的藩王、官员、地主、士绅、富商……这群人上下勾结串联,借各种天灾兼并百姓的田地!”</p>

“使得陕西百姓大多沦为佃农,一遇到天灾,除了饿死和造反,就只能逃难或…典妻卖子!”</p>

“甚至…易子相食!”</p>

朱由简语气有些艰涩。</p>

陕西的底层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p>

但与之相反。</p>

作为藩王的秦王殿下,却一人就有良田近四万顷!</p>

四万顷!</p>

就是四百万亩良田啊!</p>

可谓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

“朕要实施土地改革!抑制兼并!”</p>

“把秦王等人的田地收归国有!然后用以租代买的形式,把田地重新分发给陕西无地和少地的百姓!”</p>

“只要他们耕种十年。”</p>

“朝廷就办理契书,更新鱼鳞册,将田地的归属权送给他们!”</p>

“只有让陕西的百姓有土地,有活下去的希望,陕西的危局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p>

土地!</p>

土地才是最根本的财富!</p>

如果陕西百姓大多都有了土地。</p>

就算之后连年天灾,可在朝廷的积极防范和赈济下,想来也仍然能堪堪活下去!</p>

只要有活的希望。</p>

百姓们就不会起来造反!</p>

这样一来,朱由简就不用再担心正面征伐建奴之时,还得扭头处理国内的农民起义了……</p>

所以。</p>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p>

哪怕实施土地改革要把陕西上下的官员、士绅、富商、宗室屠杀一遍,朱由简也绝对不会有半分心软!</p>

只要军队和民心在手。</p>

哪怕是杀个天昏地暗,朱由简也半点不怂!</p>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朕之所以要御驾亲征,还为了整顿九边的军备和防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