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烛火阑珊。</p>
“陛下,朱纯臣都招了!”</p>
高文采将一份供状奉到朱由简面前。</p>
“根据朱纯臣自己的招供,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锦衣卫和东厂对成国公府的秘密调查。”</p>
“那些非法的银子大抵已经理清楚来路了!”</p>
朱由简闻言点头。</p>
有一说一,朱纯臣还是很识时务的。</p>
今天中午一被拉入诏狱,没过多久,就在锦衣卫的审讯下如竹筒倒黄豆般把该说的都说了。</p>
“他倒是识相!”</p>
朱由简呵呵一笑,翻开供状大致扫了一眼,随后笑容渐渐转冷。</p>
“吃空饷,喝兵血!”</p>
“果不其然,京营真的已经烂完了!”</p>
按照大明的制度。</p>
边军将士一年的军饷是十八两左右,京营不负责戍边,所以军饷稍少一些,但全京营八万余人一年的军饷也得一百二十万两左右!</p>
在今日成国公府抄出的近六十万两非法白银中,有足足三十万两来自于对京营的贪污!</p>
根据他的供状。</p>
他这个成国公每年可以从京营的军饷里边分润五万两银子左右,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克扣与贪污,一年贪个八万两不成问题!</p>
而这。</p>
还只是朱纯臣一个人贪污的银子!</p>
若是把那些在京营之中树大根深的一众勋贵全部算上,朱由简估摸着朝廷每年拨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其中,大半都进了这些人的口袋!</p>
当然了。</p>
如果这些勋贵能把京营训练好,即便是贪污,朱由简其实也捏着鼻子认了!</p>
相忍为国嘛!</p>
但是!</p>
“这群浑蛋!拿了朕的钱,还不给朕办事!”</p>
“根据李邦华最近几天的调查,特么的京营八万人多人的编制,现在却只剩下不到四万人!再除去老弱病残和勋贵们的家丁部曲,还能有几个人?!”</p>
“实在是太过分了!”</p>
“简直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该杀!真是该杀!”</p>
朱由简一手拿着朱纯臣的供状,一手拿着李邦华对京营最新的调查奏书,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气的眼皮一阵乱颤!</p>
片刻之后。</p>
朱由简放下两份文书,抚平心中的怒火,对高文采皱眉问道:</p>
“今日推行货币改革,京城一共兑换了多少银子?!”</p>
“回禀陛下!”</p>
“至现在,共计兑换了近两百万两白银!大部分都是百姓兑换的。”</p>
两百万两!</p>
这个数额不算小了,毕竟这年头百姓家里能有个几两银子的积蓄,大抵就能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了。</p>
“京城中的商贾有什么动作?”</p>
“未有动作!”</p>
“一整天下来,除了几个顺天府本地的商贾兑换白银之外,剩余的大部分在京商贾都没有动作!”</p>
“哪怕臣让锦衣卫把换银的告示贴在他们商铺或府邸门口,另有顺天府的官差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来回宣传,这些人都未曾换银!”</p>
“呵,看样这群混蛋是要跟朝廷作对到底了?!”</p>
朱由简冷笑一声。</p>
在他之前列举的大明亡国十大危机中,商贾阶层的集体叛国就是其中一条!</p>
如今。</p>
大明的商业繁荣程度不下于南宋,可朝廷却没有从这里边捞到好处。</p>
究其根本。</p>
就是大明的商贾阶层已经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p>
即大明可亡,但这和他们的商业利益没有半点关系!</p>
“啧啧。”</p>
“颇有一种汉唐时世家的味道了……”</p>
朱由简十指交叉,眼神静静地凝视着不远处微微跳动的烛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