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李邦华来京!鼎力支持,锻造新军(1 / 2)

“臣李邦华,拜见陛下!”</p>

东暖阁内。</p>

李邦华在朱由简面前下拜行礼。</p>

朱由简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李邦华此人长得颇为清瘦,一缕长髯垂到衣襟处,须发略白,眼神熠熠生辉,看上去给人一种执拗老头的感觉。</p>

事实也的确如此。</p>

作为如今大明朝中,除了孙承宗等几人外最知兵的文官。</p>

他数次被排挤出朝堂,却仍旧“执拗”地想要拯救国家!</p>

崇祯十七年,国破。</p>

以他当时的威望和名声,无论是李闯王的大顺,还是后来的满清都会将其视为座上之宾!</p>

但他没有如钱谦益般贪生怕死!</p>

他也没有像骆养性般投靠贼敌!</p>

国破之日,他于京城文天祥祠中恭敬作揖,道:邦华死于国难,请跟随先生到墓下去吧!”紧接着写下一首绝命诗: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p>

做诗之后。</p>

李邦华坦然自若,自缢而死!</p>

以他在文天祥祠中的自尽,为大明的灭亡添上一抹扼腕叹息的遗憾色彩!</p>

“唉……”</p>

“李爱卿一路风餐露宿,苦了爱卿了!”</p>

朱由简想到这些,便叹了口气,亲身将李邦华瘦削的身子扶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近前的凳子上。</p>

“实不相瞒。”</p>

“朕之所以星夜召爱卿前来,就是为了我大明的兵政!”</p>

李邦华刚刚坐稳屁股。</p>

一听这话,整个人当即就仿佛弹簧一样蹦了起来,颇为失礼地看着朱由简,震惊道:</p>

“陛下要整顿兵政?!”</p>

朱由简微微点头。</p>

“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我大明沦落至如今的境地,其实说白了就是太祖、成祖时的军威不在,军力不存的结果!”</p>

“朕的终生夙愿,就是效仿汉光武重拾山河!”</p>

“而朕若是想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要整顿兵政,就必须要提高我大明军队的战力!”</p>

“满朝上下论起整顿兵政,爱卿当为最擅长之人!”</p>

说罢。</p>

朱由简给王承恩递了个眼神,后者会意离去,不多时就有小宦官将一碗不算特别烫的茶水递到李邦华面前。</p>

李邦华深深地看了眼面前茶水,端起来后一饮而尽。</p>

“敢问陛下,可是要整顿京营?!”</p>

朱由简点头称是。</p>

“陛下。”</p>

“恕臣直言,京营已经没救了!”</p>

“京营上下,无论是勋贵武将,还是普通士卒,身上的脊梁都已经断了!再无半点血勇之气!已经彻底废了!”</p>

朱由简身躯一震。</p>

盯着似乎大言不惭的李邦华看了半天,无奈地叹了口气,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p>

从制度上论起来,京营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p>

当年跟着成祖皇帝五征漠北的就是京营!跟着宣宗皇帝征讨朵颜三卫的也是京营!</p>

当然了。</p>

跟着英宗(某叫门天子)征讨蒙古的,也是京营!</p>

无论如何。</p>

昔日威风凛凛,震慑诸般夷敌宵小的大明京营已经废了!就算是再怎么整顿,也是一摊烂泥,再也扶不上墙!</p>

至于他朱由简的天子亲军,基本上也废了!</p>

换句话说。</p>

整个大明京师,除了战力还算可以的腾骧四卫之外,竟再无任何一支可战之兵!每每想起来这件事,朱由简都会觉得心里一阵发麻!</p>

一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