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襄淡笑:“没有缪少师领头,谁敢先进?还请少师您先行一步。”</p>
张襄边说边示意周围官员让路,自己也侧身退后。</p>
缪良哲面上挂着含蓄的笑,眼光轻轻掠过张襄及郁新。</p>
接着,转向后方观望的冯宏朗等人。</p>
“冯大匠,不如与我一同进去吧。”</p>
冯宏朗鲜少涉足朝堂,整天忙碌于太平府矿山、应天城跟通往杭州的水泥路之间。</p>
对他来说,宫中规矩远不及皇上旨意来得重要。</p>
见到缪良哲招呼,冯宏朗笑容满面,仿佛没察觉到缪少师身旁两位尚书微妙的神色变化。</p>
他弯腰小跑至缪良哲面前:“监正请。”</p>
缪良哲笑握冯宏朗的手腕:“都是为皇上效力,何来先后之分,一同前行吧。”</p>
冯宏朗随之轻笑。</p>
二人身后,紧随着上林苑的众官员和工匠将领。</p>
当众人依次经过郁新、张襄面前,步入华盖殿时,二人不由自主地交换了一个眼神。</p>
郁新目光扫向大殿前站立的群臣,“各位进殿吧。”</p>
二人随即提步向前。</p>
张襄双手紧握,压低声音:“他显然是打定主意,不想插手朝廷的事。”</p>
“少师毕竟从三品,自然有这份自信置身事外。”</p>
郁新以同样低沉的声音应和,眼中却流出一丝冷漠。</p>
二人不约而同地轻叹,同时将视线投向人群另一端。</p>
那里是兵部尚书茹瑺,携带着寥寥可数的兵部官员,正朝着华盖殿的门缓缓行进。</p>
似乎感知到了郁新和张襄的目光。</p>
茹瑺在踏入华盖殿的瞬间,转过头望向二人,眼中平静如深山中的静水,不起丝毫波澜。</p>
目送着茹瑺步入华盖殿,张襄眯起了眼。</p>
“兵部这些年一直风平浪静,但这次按照皇上旨意,重新设立大都督府,武人进驻武英殿、文渊阁,兵部权力怕是要缩水不少了。”</p>
郁新双手笼在袖中,唯有朝会时用的笏板露在外。</p>
“等今日早朝,看皇上如何调整当前的朝政格局吧。”</p>
众人依次进入华盖殿,只见任亨泰、解缙、石伟毅三位已经肃立于御座前的台阶上。</p>
缪良哲恭敬地上前施礼:“任阁老、解阁老、石阁老。”</p>
与缪良哲一同进殿的冯宏朗,见状也连忙跟上,模仿着缪良哲的礼仪向三人致意。</p>
任亨泰面带微笑,石伟毅恭谨地垂手,解缙挥袖道。</p>
“少师太过客气了,我只是在文渊阁就近处理一些国家文书而已。少师您对大明江山有莫大之功,让百姓得以温饱,朝堂之上,谁不对少师心怀感激?”</p>
“至于张匠官,为朝廷屡献奇技,他本人就是我朝宝贵财富啊。”</p>
谈话间,解缙眼神不经意地掠过身旁稍稍领先的任亨泰。</p>
任亨泰压低声音:“今天早朝虽比不上大朝会,可规矩还是得守的,少师领头吧。”</p>
这话一落,任亨泰麻利地拉上解缙等人让到一旁,自己退到了缪良哲背后。</p>
缪良哲见推脱不掉,只好收起杂念,抱紧笏板,站到了文官队列的最前端。</p>
随着后面文官陆陆续续进入大殿,京师中的功勋武将们也是一片欢声笑语,结伴而来。</p>
他们一踏入大殿,个个昂首阔步,眼角余光扫过已稀疏的文官队伍。</p>
虽然嘴上不说,眼神中那份得意却是藏都藏不住。</p>
功勋武将的排头兵,非中山王府长子,魏国公徐辉祖莫属。</p>
与徐辉祖并肩的还有常森、汤醴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