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万众瞩目之中。</p>
朱允熥沉声宣布:“各位先生为激励天下士子,为将来学者树立榜样,朝廷应下旨表彰,并责礼部、工部在各位先生家乡修建功德牌坊,作为万世楷模,引领世人。”</p>
朝廷亲自主持建造功德牌坊。</p>
朱允熥此言一出,在江陵山失去老祖的书生,心猛地一颤,膝盖一软,跪倒在地。</p>
“学生拜谢太孙。”</p>
江陵山上的理学弟子们,个个面露动容,神情各异。</p>
在当下的大明,牌坊可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能见到的,与后来只要有钱就能造的情况大相径庭。</p>
就像现今礼部左侍郎任亨泰,老家竖着一块“大明首科状元”牌坊。</p>
这可是无价之宝啊。</p>
赵承基脸色变了变,没跟着众人跪下。</p>
他琢磨了好一会儿,拱手行礼道:“晚辈代家中老小,谢过太孙殿下。”</p>
朱允熥眼光一扫,估摸着这位就是这群读书人的领头羊了。</p>
他声音温和:“列位先生,都是研读圣贤书多年的大儒,甘愿以身作则,劝人向善。本宫怎能辜负各位先生的遗志?”</p>
赵承基低着脑袋,心里跟吃了黄连似的,苦得说不出。</p>
可琢磨半天,他还是跪下了:“太孙殿下,学生有句话,不得不说。”</p>
朱允熥笑笑:“朝廷哪有不让百姓开口的道理,你说便是。”</p>
旁边跪着的几个人,忍不住偷偷瞄向赵承基。</p>
心里头盼着他别在这节骨眼上犯浑,让各家好不容易到手的荣耀牌坊,就这么飞了。</p>
赵承基神色复杂,随后抬头说道。</p>
“太孙殿下,这次科举考试是否有不公,大家盼着能了解个明白。我们难以相信,这届科举金榜题名的600多位学友,都卷入了作弊风波。近期有学术争鸣,或者其中有些不为人知的内情……”</p>
这话从赵承基嘴里挤出来,每个字都似有千斤重。</p>
不能逾矩,不可牵扯他人,还得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晰。</p>
詹徽即刻把目光转向太孙,面色一紧,对着赵承基等人严厉说道。</p>
“圣上之前便有令,你们这些学子不可妄议国事。这次科举的舞弊事件,真相如何,是否确有其事,都不是你们该讨论。”</p>
朱允熥连忙摆手,笑看詹徽:“詹尚书,学子们关心同窗前程,乃是人之常情,无需太过严苛。”</p>
詹徽连忙鞠躬认错,退到了人群之后。</p>
他该扮演的角色已经完成,配合也已到位,接下来的事就不归他管了。</p>
退后的詹徽暗暗松了口气。</p>
朱允熥再次走到前面,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个人。</p>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你们挂念着同窗。”</p>
朱允熥轻声细语地安抚了一番,随后音量稍提。</p>
“可詹尚书说的没错,国家大事不是你们该随意讨论的。不过,我也可以坦诚相告,朝廷绝不会冤枉一个清白之人,但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作奸犯科之徒。”</p>
一番不明不白的话,没能换来赵承基的半点笑意。</p>
正当他欲再度张嘴之际。</p>
朱允熥却已继续道:“本次科举登榜之士,因故涉入风波,成绩暂且搁置。但皇家求贤若渴之心,坚定不移,朝廷大门永远向四方才子敞开。”</p>
“事毕,我会即刻回宫面圣,恳请圣上下旨,重启今年科举,另择吉日重新录名,不让诸位学士白走一遭应天府,不让多年寒窗苦读化为泡影,继续无尽守候。”</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