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4章(2 / 2)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老朱心中的“太子”,始终还是朱标。</p>

不过这个理由就没必要拿出来扎老四的心了。</p>

朱棣认真地思考了一下,道:</p>

“若是从江北进攻南京,自然是水师优先,没水师都过不了江。”</p>

“但从镇江出发,又是在逆风、逆流的情况下,儿臣觉得甘辉陆路突袭的意见才是最正确的。”</p>

朱元璋嗯了一声,并未发表结论。</p>

朱棣旋即有些好奇地开口道:</p>

“父皇,您的想法呢?”</p>

历朝历代皇帝中,论到对水师的指挥,朱元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p>

老朱真正意义上的“立国之战”,就是在鄱阳湖水战中以少胜多,干掉陈友谅!</p>

朱元璋哼了一声,淡淡开口。</p>

“水路能走,陆路也能走,兵力又有绝对优势。”</p>

“那水陆并进不就行了?”</p>

朱棣愣住。</p>

这一刻,金幕中正好飘过李世民回答秦始皇的弹幕。</p>

【唐太宗李世民:水路和陆路又不冲突。郑成功十万兵马,可以先派两三万先锋从陆地兼程急进先围住南京,主力和后勤物资走水路慢几天跟上啊。】</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郑成功呼出一口气,下定决心。</p>

“既然大家都觉得走水路好,那咱们就明天出发,走水路前往南京吧。”</p>

郑成功平日里治军非常严厉不假,但在关键时刻,他往往也愿意听取大部分人的代表意见。</p>

有不少人也因此批评郑成功,认为他缺少杀伐决断的气质,没办法在关键时刻引领胜利。</p>

这一次,究竟是群体的智慧更优,还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p>

时间很快就会给出答案。</p>

翌日,郑成功开始率领主力部队离开镇江,逆流而上,向南京进发。</p>

但事情的走向却如甘辉所言。</p>

由于逆风、逆流两大因素,郑成功麾下的船只,尤其是那些大船,在滔滔江水中完全无法前进。</p>

不得已之下,只能召集大量纤夫,在江边拉着一艘艘大船艰难前进。</p>

纤夫们一个个汗如雨下,但大船的前进速度却如同龟爬一般。</p>

整整用了十天时间,郑成功才终于在七月初九,率领舰队主力抵达了南京城外的江面上。</p>

甘辉对此也是心急如焚,忍不住跺脚长叹。</p>

“十天时间,走陆路怕是都足够将南京攻克两次了!”</p>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终究还是抵达了南京城。</p>

这场北伐之战的最关键时刻,即将上演。</p>

(/98654/98654291/1312851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