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1 / 2)

到了停车场,张恪清招呼着祝文渊上了自己的车,祝文渊也不好拒绝。</p>

车上,张恪清看着祝文渊:“文渊同志,我们现在一起在郑城搭班子,要保持班子的团结,要相互配合,心往一处使。”</p>

“这次选择郑城作为试点,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郑城的负债最高,经济环境最好,是最合适的地方。”</p>

“郑城的企事业单位负债并不多,主要就是城投债务,上头现在也下了文,允许各省发放一些债券,完成债务的转化。”</p>

“你如果有什么好的项目,好的想法,可以让债券多发一些,只要上头能同意就行。”</p>

祝文渊顿时来了精神,这意思是他可以靠着多发债券,筹集一笔计划外的资金?</p>

有了钱,那就好做事了。</p>

但是这样一来,郑城的债务总额岂非又要升高一大截,负债率和债务率不会爆了吧?</p>

想到这儿,他又瞬间没了兴趣,就算是用债券来筹集资金,他也不敢弄太多。</p>

虽然张恪清说对此事负责,同样纳入自身的政绩考核,可毕竟祝文渊才是市长,受到的影响最大。</p>

张恪清就知道,哪怕是让祝文渊通过债券多筹集一些资金,祝文渊也不敢筹集太多,这就是负债率和债务率跟政绩挂钩的意义所在。</p>

否则祝文渊多筹集数十上百亿,大肆开启基建,看起来郑城发展的是如火如荼,可实际上收入没怎么涨,GDP能上涨,负债率涨的不会有多少,但债务率会飙升。</p>

有了限制之后,祝文渊做事才会更加谨慎,才不会只顾眼前利益。</p>

“文渊同志,我知道你刚来,对郑城还不够熟悉,这件事也是突然决定,你没有任何的准备。”</p>

“但我说了这件事我会负主要责任,绝不是唱高调。”</p>

“这次咱们成立一个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我任组长,你来担任副组长,让其他常委都成为组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