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便从自己宽大的袖袍里将情报取了出来。</p>
粗略扫了一眼过后。</p>
嘴角噙起一抹淡笑,道:“殿下大可宽心,应天府那边也乱了,毕竟在这世道上,普通的百姓数量永远占据了九成九之数,即便朱允熥此举暂且平息了朝臣的诸多参谏和争议,但他们堵不住悠悠百姓的嘴,即便是杀,难不成他能杀了九成九的百姓?”</p>
“这,就是王爷的机会!”</p>
“对于应天府的百姓来说,若有人想要掀翻这样一个要他们命的君王,他们岂能不夹道欢迎?”</p>
“若是能运作得当,这就是个大杀器!”</p>
听到这消息,朱棣紧蹙的眉头总算舒展了不少,点头道:“果然如道衍师父所料。”</p>
而令人振奋的消息似乎还不止这一则。</p>
只听得道衍和尚继续道:“不仅是应天府那九成九的百姓,即便是剩下的那一小撮人之中,也是存在微词的。“</p>
“道衍师父快说。”朱棣面色一振,催促道。他需要一些好消息来驱散阴霾。</p>
道衍和尚收起手里的情报消息,抬起头继续道:“那个人的存在,只怕也很快要被人拎出来了。”</p>
“对于朝臣、民间有些许见识的文人士子来说,一个原本唯唯诺诺过了十几年的东宫三殿下,走了大运登了皇位也就罢了,上位之后依旧顽劣不堪、任性妄为,结果突然来这么一出,背后怎可能没有操纵指点?”</p>
“难道还能继续撞大运不成?”</p>
“现在京城已经有不少人在暗中猜测和议论此事。也有人开始明里暗里在探究着此人了。”</p>
“所谓有得必有失。”</p>
“那人此举的确以最好的效果替新帝收揽了民心,却也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了。”道衍和尚道。</p>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一亮地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可有人探究到了结果?”</p>
道衍和尚摇了摇头:</p>
“有人怀疑是刘三吾、詹徽、傅友文这三个人,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原本关系并算不上太好的三个人频繁地凑到了一起,早朝上谏臣参奏的时候他们也都不大爱说点什么。”</p>
“不过这个猜测不靠谱。”</p>
“以他们之能,还是不至于让私宅里那位阴沟里翻船的,且若是他们三人之手,陛下也不可能之前毫无察觉。”</p>
朱棣有些遗憾地轻叹了一口气:“那当真可惜了,若是此人能转到明面上来,你我应对起来多少能轻松些。”</p>
道衍和尚却不以为意地抿了口茶。</p>
道:“不论此人有没有浮出水面,但只要大家都察觉到了这么一个人在,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