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帮助宣文馆步上正轨之后,周钧开始将忙碌的重点,放在了政务之上。
这一日,尚书省的议事厅中,来了一批安西的客人。
郭子仪和孔攸击败吐蕃大军之后,辗转抵达了安西都护府。
在完成了交接工作之后,封常清卸下了安西节度副使和北庭节度使的重担,赶往了凉州城,来向周钧述职。
周钧看着厅中的封常清,笑着来到后者的身边,问道:“常清别来无恙?安西如何了?”
封常清躬身答道:“常清不负丞相所托,安西如今一切向好,四镇人口已破百万,工坊遍布城域,屯田一望无际,往来商队接踵摩肩……”
到这里,封常清从怀中取出一份阚册:“丞相,这是安西述职的阚录。”
周钧止住封常清:“述职一事,暂且不急,我此次将你调回凉州,你可知晓为何?”
封常清看向周钧,思考片刻,回道:“常清斗胆揣测,丞相是希望重整河北,再与叛军作战,收复两京?”
周钧:“河北,尤其是范阳等地,深受安贼荼害,无论是百姓还是军卒,都已经不再心向唐室,所以我才下令,将其迁入安西。眼下,河北经历了数年的战祸,十室九空,我给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下达的命令是守,而不是攻。”
封常清有些疑惑:“那丞相是打算……?”
周钧这些年看下来,麾下的人才之中,有人擅长冲锋陷阵,比如李嗣业;有人擅长领兵打仗,比如郭子仪、李光弼;有人擅长出谋划策,比如孔攸;有人擅长发展经济,比如第五琦和岑参;有人适合处理政务,比如高适、柳载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