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郭子仪,周钧又找来了柳载。
不似其他人,周钧与柳载相识已久,二人的关系,与其说是上级和下级,倒不如说是挚友。
周钧先是看向柳载,开口问道:“伤口如何了?”
柳载撸起袖子,笑着说道:“二郎的药也是神了,本来伤口恶化,痛痒难止。用了那瓶药,只不过三四日,便结了痂,再无不适。”
周钧先是点头,接着直接了当的对柳载说道:“我已经向朝廷上疏,打算让你代任敦煌刺史。”
柳载先是一惊,接着自嘲的摇头道:“敦煌刺史……还是算了吧。世家与权贵相争,百姓受苦受难,某见到了太多,早已无意仕途。今日与二郎相见,打算辞官,去山中修道。”
周钧想要说话。
柳载抢先说道:“我知道你要劝我,且先听我说完……载本来期望凭着一身本事,造福百姓。如今看来,当初的想法,却是太过于幼稚。世道如此,我心志不坚,只凭着一腔热血,又怎能识得大道呢?”
周钧沉默片刻,向柳载说道:“两年。”
柳载不解:“两年?”
周钧:“代敦煌刺史,你只需做上两年。两年之后,无论你想去哪里,我都会支持。但是这两年里,我需要你牧守敦煌,稳定沙州的局势。”
柳载:“为何要定下这两年之约?”
周钧:“两年之后,天下恐有大事发生,倘若你细问,我也无法回答你。就当是你我相识一场,友人请你相助罢了。”
柳载听完,看向周钧良久,最终叹了口气,说道:“二郎既然这般说了,载留下便是。”
天宝十二载的九月初,石城镇门楼。
石城镇守使康冉棣,负手身后,遥遥看向东方的大漠,默然不语。
康可璟站在他的身旁,不停张望,时不时还在城楼上来回踱步。
康冉棣斜了康可璟一眼:“年轻人要沉住气,莫要让他人看轻。”
康可璟停下脚步,向康冉棣说道:“驸马快要来了,阿耶可曾想好了如何作答?”
康冉棣幽幽说道:“如何作答……世道动荡,石城镇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所图不过自保罢了。”
康可璟看向自己的父亲,认真说道:“世道动荡,方得机会展露头角;太平盛世,碌碌无为沉沦一生。”
康冉棣听见这话,有些吃惊,再看向康可璟的时候,眼神中带了几分欣慰:“你有这份志向,倒也是难得。”
话音刚落,康可璟看向远方,在大漠与天空的交界线上,一群骑士踏尘而来。
康可璟深呼吸一口气,向康冉棣说道:“来了。”
康冉棣整了整衣装,点头道:“随我一起下去,恭迎驸马。”
当日晚些,石城镇守府中摆下了宴席,专门款待周钧一行。
坐在上座,周钧看向康家父子,说道:“自从去年大碛商路中断以来,安西诸镇动乱不休,石城镇却是安稳无忧,未曾听闻有居民作乱。”
周钧这句话,起初听来是夸奖康冉棣治理有方,但细细品来,话中有话。
康冉棣打起精神,拱手说道:“石城镇中的居民,都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平日里劳作经商,从未有过贰心,还请驸马明鉴。”
周钧盯着康冉棣,说道:“敦煌之战,州府盘查,查出了不少吐蕃军的内应。其中就有一户康姓人家,乃是吐蕃军在沙州的情报头领。”
康冉棣的双手,微不可察的轻轻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