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许仙是药铺的学徒,忠厚老实,积德行善,白素贞知恩图报,心中也存着善念,自然和他走到了一起。”
尹玉:“可是那戏本到了最后,白素贞说了后悔,而且还说许仙虚伪,这又是怎么回事?”
杨玉环手中的动作一顿,一番思索后又说道:“那青蛇早就说过,许仙看似忠厚,实则懦弱,其实并不可靠,所以白素贞悔在没有听从青蛇的劝告。”
尹玉:“那许仙虚伪又在哪里呢?”
杨玉环:“许仙对待他人明明是赤诚一片,得知自己的妻子有可能是妖物的时候,却心中惊惧,宁可相信一个和尚,也不肯相信发妻。枉费白素贞对他一片痴心,许仙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去试探她。所以,许仙心中的善,仅仅只是对人,却不对妖,乃是狭隘之善,所以白素贞才会说许仙虚伪。”
见尹玉似懂非懂,杨玉环放下琵琶,又解释道:“这就好比你与另一人生活在一起,本来有着共同爱好,心思契合。但时间久了,你却发现对方的心思,并不简单,对你也并非是诚恳坦然。自己原来从头到尾,并不了解对方,那些初识时的恩爱,回头再一看,却处处存着错漏……”
杨玉环脸上的神色越来越凝重,声音也越来越低。
尹玉见状,不由问道:“玉环娘子,怎么了?”
杨玉环摇摇头,低声说道:“没什么,只是有些乏了。”
尹玉:“那娘子好好歇息吧,我先告辞了。”
目送万春公主远去,杨玉环倚在折椅上,又回想着从前的种种,发愣在那里,迟迟未有动作。
就在这时,门外的内侍唱告,陛下回宫。
杨玉环连忙打起精神,强作欢笑的迎了出去。
李隆基从门外快步走来,一边走一边对杨玉环笑着说道:“你那個族兄,倒是个妙人。”
杨玉环不解:“哪位族兄?”
李隆基:“就是那个杨钊。”
杨玉环:“他如何了?”
李隆基:“朕在大朝会上,问了户部今年的在籍官产,杨钊不仅对答如流,就连其中的弊病和改进,都说得头头是道。杨家出了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杨玉环知晓李隆基最重视的,便是大唐的税赋和贡纳。他在朝中提拔的一众宰首,大多都和赚钱有关。
说起提拔,杨玉环又想起了一事,便朝李隆基说道:“看戏那日,臣妾提起周钧的婚事,三郎可有印象?”
李隆基看了一眼杨玉环:“朕知晓你想说什么。”
杨玉环:“万春公主也到了嫁人的岁数,她对那周钧也是用情至深,三郎莫不是顾虑周钧的出身?”
李隆基:“周钧出身奴牙郎,又是经过流外铨才得了官身,论身份,的确是低了些。”
杨玉环:“三郎最疼万春公主,既然她喜欢,不如成人之美。”
李隆基沉吟不语。
杨玉环:“关于万春公主的婚事,三郎难道另有思虑?”
李隆基:“周钧身为凉州代刺史,又是河西互市监,去年缴上来的税赋和纳贡,顶的上一道之和。他今年又要去沙州重开敦煌古道,奏疏里说,倘若事成,大唐税赋可年增两百万贯。”
杨玉环:“那三郎的意思是?”
李隆基:“今年就让他去沙州,放开手脚去做事。倘若事成,朕就招他为驸马,让他留在长安,落个闲职。至于敦煌那边,再寻个人,替了他管理商路。”
杨玉环:“那倘若事未成呢?”
李隆基:“那驸马一事,就休得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