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待遇还会再提一截。
不过到了本茨现在的状态,待遇什么的感受不大。甚至在重工做事,拿最低工资也不见得比人过得差,因为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发动植物油、粮食、香料、工装等,厂区内的房子都是厂里掏钱盖的,需要自己出钱的东西很少。
人到中年的本茨因为这几个月的经历,反而燃起来了,想在自己去世前,看看能不能造出比图纸里还好的机车来,就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
机车组装和静止调试工作持续了约半个月,完成后又耽误几天用于多部门协调,给他们空出时间段上路测试。
现在双轨铁路已经从凤凰城铺到了风谷,只风谷至黑水段、凤凰城至地城段没铺,据铁路局称下一阶段可能要展开路口城为中心的东西向铁路,等谈妥了风谷至路口段双轨才会开铺。
本茨团队的实验路段便是新城重工至风谷,每天一个往返,连续三天,时间安排在夜间。
因为有电石的缘故,火车头前的灯具由之前准备的魔法灯改成汽灯,亮度比魔法灯差一点,但维护起来更容易些。
说起这灯具,就会感觉技术发展有点怪,明明照明灯还没普及,风谷有色居然会做镀铬底座,大大增加了对前方的照明亮度。
路测第一天开的比较慢,时速35公里,和人力手摇车的平均时速相当。
空载往返,全程无故障,就是空气压缩缸下面的蒸汽压力缸有点漏水,回厂里把盖子弄下来折腾也没看出啥毛病,重新装上去又不漏了。
第二天做载重测试,顺便干点私活,把风谷工业区订购的几台设备拉过去,再从风谷拉了一些半成品零部件回来。
第三天做极限测试,每节货车载重25吨,挂了十二节车厢。
锅炉压力加到表上后半截,时速最终停留在42公里。另外路上还做了两次紧急制动,一次直路,一次弯道。
弯道制动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这时宁愿把人撞成血沫的也不能刹车,uu看书不过初号机的测试就是这样,必须记录它在极限工况下的状态,用于后续型号的改进,以及订制机车驾驶规则。
好在铁路规划的好,转弯半径大,坡度起伏小,而且配合转弯,还有微弱的枕轨倾斜度调整,在之前的空载低速弯道刹车测试中都表现的很好,不然本茨几个和铁路局人员根本不敢留在车上,大概要派几个敢死的去操作。
两次40公里以上的紧急制动均未发生脱轨,刹车器产生了一定磨损,需要调整螺栓修正距离,再满载刹车几次就要考虑换摩擦部件了。
三天测试完成,机车回到厂区铁路接入点,拆开来检查。
这一步比前面的都重要,是决定铁路局订单量的一步,如果零部件表现太差,或许要考虑等下个型号再量产。
幸亏本茨小组的工作做得足,各厂家给的零部件都经过好几轮检测,全机整合前还做过地面测试。
“经检查,零部件状态完好,各系统未检出故障,蒸汽一号样机铁路各项测试合格。”现场有官员给检查文件盖章,铁路局当场下单,先来六辆。
六辆看起来不多,按安全限速38公里,每列300吨货,去除整备与休息三分之一时间跑在路上,六辆车就是2736万吨公里的运力……说人话,按两百公里铁路总长算,既每天能把1368吨货从始发站运到站尾,中间上下货物只要不影响全天路面运行时间,都可以不计。
实际上这个几十万人的小区域根本没那么多货要运,其中会有一辆转让给迪迪安的客运公司使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