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2章(1 / 2)

第2582章</p>

哪个臣子会故意不理睬皇帝?魏徵也是没办法,若不是事情摆到那儿了,谁会闲得跟皇帝呕气?</p>

眼瞅着不应该做,皇帝又不听,你要是答理他,那事情就继续错下去了,就只能跟皇帝硬杠,拦不住那就拖,拖黄了也行。</p>

“嗐!”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有时候确实是犟,便说道:“你就先答应下来,过后再谏阻不也一样吗?”</p>

李世民不是不讲道理,就是希望魏徵会看点脸色,会掌握点火候,皇帝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你稍微让让步,过后咱再讲道理还不行吗?</p>

说白了,李世民就想让魏徵在人多的时候给他留点面子,老是当众被怼得脸红脖子粗的,谁心里能舒服?</p>

“舜帝曾告诫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如果我心里知道不对,嘴上却答应陛下的意见,这正是当面顺从。这岂是稷、契侍奉舜帝的本意?”</p>

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这话是一点不假,要说吹捧这回事绝对也是分境界的,胡吹硬捧给人的感觉会很生硬甚至有反讽的味道。</p>

魏徵这句话就给吹捧做出了教科书般的演示,不动声色的吹捧才是最入人心的。</p>

这话明面上是在讲道理,暗地里悄悄把李世民比成舜帝,舜帝那是什么高度?</p>

这不比套话般的一句“功高尧舜”要强过百倍?</p>

尧舜是无法超越的,因为人家是祖宗,你就真的做到“功高尧舜”了,你也不能说你比你祖宗强了。</p>

关键魏徵这话不只是好听,里面还有个圈套,人家舜帝对群臣说了,你们不能当面顺从,背后又说三道四另搞一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