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2 / 2)

“飞球营真的有这么厉害?”</p>

他眉头一皱:</p>

“只闻其名,可我手上一个也没有!”</p>

待徐妙云瞧出他心情不悦,便劝道:</p>

“元虽大败,但蒙古人反复无常,部落众多,何况,辽东还盘踞着纳哈出……”</p>

朱棣一想,确实。</p>

他便高兴起来。</p>

虽然最近一年半载,可能没得打了。</p>

但只要愿意等,擅长去大漠中探索发现,总是有仗可打的~</p>

不管怎样,飞球营的表现,都让朱棣很是震惊。</p>

他咬了半天笔杆子,给陆知白写了一封信。</p>

……</p>

此次北伐胜利,对陆知白的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p>

他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依然是造船炮。</p>

简化后的小型红夷大炮,已是折腾出来了!</p>

再配合高炉炼钢,那惊人的钢铁产量。</p>

现在,火药的产能,倒是略略跟不上了。</p>

陆知白收到朱棣的来信之后,边看边笑。</p>

看得出,四哥很努力的在压制着咆哮之心。</p>

虽然想抱怨,却又不得不斟酌用词,以致于有许多墨团,是涂改痕迹。</p>

朱棣问他,为啥飞球这么好的东西,没有知会他?</p>

不给他一个玩???</p>

但,这并不是朱棣的目的。</p>

信的最后,他才图穷匕见:</p>

“听说你近几个月,又在钻研新式火炮,已小有成效。</p>

俺不要飞球,俺要大炮!你跟父皇说说,匀一些过来守城~不行就派几个工匠过来做!</p>

北平城有多重要,你应该也知道的吧……”</p>

陆知白默默撇嘴:</p>

“要炮没有~要人,现在也没有!”</p>

开玩笑,现在新火炮紧张得很,根本供不应求。</p>

熟练工匠只有几十人,每天除了生产,还忙着带学徒呢。</p>

虎蹲炮造起来也不复杂,而且前装弹、后装弹,都有版本。</p>

这怎么安排倒是无所谓。</p>

但中小型红夷大炮,也适合安装在船上。</p>

每艘船,按照战船标准,长有五六十米。</p>

每侧最低要装十门炮吧?</p>

一艘就是二十门。</p>

陆知白在太仓的船坞,有三艘海船,皆是战船的制式。</p>

(/66956/66956372/1444587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