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上坟,运回(1 / 2)

“自然,这批武器大部分就是鬼子联队的。”侯小歌微笑的点点头。</p>

“侯小兄弟,感谢,感谢你对抗战支持,我们一定会早日把小鬼子赶出华夏。”几人站起身向侯小歌敬了一礼。</p>

两年没有回老家,此时的老南家村依然没怎么变样,村口的大槐树依旧挺拔翠绿。</p>

就是侯小歌原来的家现在住了一年从洛阳地区逃难过来新住户。</p>

侯小歌对这个地方没啥感情,也没进去参观。</p>

只是买了一些香表纸蜡,在仅剩的一户姓侯的同族带领下来到南家沟村祖坟,替家人给祖先上了香,烧了纸。</p>

“黑娃,两年多没见,你娃现在长的比叔都高了。”侯养户瘸着一条腿一脸唏嘘的看着侯小歌。</p>

“九叔,你这腿是咋回事?”侯小歌看着显瘦的汉子寒暄道。</p>

“唉!去年逃荒遇见土匪,滚下沟摔的,不过也是运气好,算是捡了一条命。”侯养户拍了拍瘸腿苦笑道。</p>

“确实,能在荒年捡回一条命比啥都强。”侯小歌也是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p>

“那会儿听你说村里人现在都搬到滇省去了,咋回事?前年听炎黄盟的商队说你们不是在长安过的好好的么。”侯养户一脸疑惑。</p>

“说来话长啊!”接下来侯小歌苦笑着把村里这两年的事给对方简单讲了一下。</p>

“一个人能分一亩二分水浇地,还有瓦房,真好。”侯养户听完后一脸向往。</p>

刚才侯养户听到这两年南家沟人口折损了几十人,没有丝毫在意,只是羡慕现在村民的生活。</p>

不过他侯养户也没法不怨谁,谁让当时他选择投奔亲戚不想去秦省的。</p>

不过现在他也只有羡慕的份,而没有想着让侯小歌带他去滇省。</p>

豫省距离滇省几千里路,中间还搁着鬼子,实在太危险了。</p>

前两年饥荒家里人全部离世,仅剩他一个。</p>

去年秋季回到家里把村里当初卖族田时仅剩的七八亩山地种了起来,还娶了一个逃荒的女子当媳妇,如今刚生的孩子,也走不了。</p>

“叔,小侄如今混的还算不错,多的钱给你也不安全。</p>

你这腿不中了,这是一百大洋,买头牛也好帮你出力。”侯小歌说着从手提包里掏出两封红纸包的银元。</p>

“这怎么使得,如今叔家里有七亩山地,就我和你小婶还有孩子三个人,日子过得还可以,这钱你拿回去吧!”两家又不是近亲,侯养户说什么也不愿意收。</p>

“叔,您拿着吧!我们这些人都在滇省,祖坟都在老家,这些钱给你,就当您逢年过节烧纸扫墓的谢礼。”侯小歌按着对方的手说道。</p>

“这怎么行啊!祖坟埋的也是俺先人,这钱俺不收。”侯养户倔强道。</p>

“叔,拿着吧!有钱了才能多生养几个堂弟,南家沟祖坟得有人看着,人少了容易被欺负。</p>

希望你能看好祖坟,等战争结束后,天下太平,村里人一定回来祭祖。”侯小歌看着山上一大片祖坟,感慨道。</p>

“唉!”</p>

此时无声胜有声,叔侄俩再也没有说话,从重新焕发翠绿的山上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山脚。</p>

下山后,侯小歌托根据地的八爷适当照顾一下南家沟老家剩下的唯一独苗。</p>

傍晚侯小歌抽空出去了一趟,寻找了一处山洞,在里面存放好军火,从空间带出二十余人进行看管。</p>

黑夜里八爷一方没有听信侯小歌的话带着大批的人手直接接收物资,而是派人跟着一起先查看了一番。</p>

侯小歌对于八爷的谨慎也没有生气,抗战之时,安全第一。</p>

对方派人检查物资后,在侯小歌的精神力高兴下,二百多人的军队悄摸的提前出去了。</p>

等这些军队出去半个小时后,王队长组织大量的人手和马车开始行动。</p>

“侯小兄弟,还麻烦一起带路。”王队长骑着马和侯小歌并肩走在一起。</p>

“自然!”</p>

“出发!”</p>

黑夜里,队伍也没有电视中的火把之类,都是背着月亮静悄悄的赶路。</p>

侯小歌选的距离也不远,二十几里路,两个小时众人就赶到了目的地。</p>

此时侯小歌的精神力可以轻松发现周围二百米内的山坡上埋伏着大量的八爷士兵,这些人都在做着安全警戒。</p>

虽然王队长对突然而来的侯小歌很谨慎,但看到满满两个大窑洞的物资后,也是露出兴奋的笑容。</p>

“大队长快来看,九门步兵炮,还有三门八零迫击炮,一大堆掷弹筒。</p>

俺滴娘啊!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大炮。”</p>

“大队长快来看,好多歪把子,还有重机枪,数都数不过来。”</p>

“大队长,好多枪,足足堆了半窑洞,好多。”</p>

“好多子弹啊!还有炮弹,手榴弹,足有好几百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