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舜听到朱由检的问题,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p>
莫说是他,就是布木布泰和方正化两人,也都有些意外。</p>
见朱由检的面色有些不善,宋祖舜赶紧为其解释道:“咳咳,回陛下,现在两淮和北方的盐场,主要还是以煎盐为主,灶户们先是将海水晒成盐卤,然后再用铁釜、木柴将盐卤煎煮成可以食用的食盐。”</p>
“这其中木柴和铁釜的成本就占了大头,如果能够推行福建的晒盐法,定会极大的降低成本。”</p>
朱由检虽是对后世的制盐法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后世的盐,绝大部分都是晒出来的。</p>
“那就现在两淮推广这个晒盐法,看看能够降低多少的成本。”</p>
听朱由检只说了更新制盐的方法,没提盐政的事,宋祖舜心里有些人失望。</p>
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郑重的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臣想请圣驾去盐场看看。”</p>
方正化闻言,当即就是眉毛一竖,正欲说话,却被朱由检抬手阻止了。</p>
“命人去备车,朕去看看。”</p>
“皇爷,就算是去也要先准备准备,现在时间上已经有些来不及了。”</p>
方正化赶紧出言劝道。</p>
朱由检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从善如流道:“那就明……改日。”</p>
“臣谢陛下。”</p>
宋祖舜赶紧躬身谢恩。</p>
“关于革新盐政的事,你回去之后给朕上一道题本,朕要再好生想想。”</p>
“臣遵旨。”</p>
宋祖舜赶紧应了下来。</p>
等宋祖舜离开后,朱由检又对布木布泰道:“你也先回去吧,去陪陪海兰珠。”</p>
“是,陛下,奴婢告退。”</p>
布木布泰也深深的福了一礼。</p>
“对了,方正化,传旨,先给布木布泰一个选侍的份位吧。”</p>
“奴婢多谢陛下。”</p>
还未离开的布木布泰闻言,满脸感激道。</p>
“朕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时候,自己母亲连个名分都没有。”</p>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p>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对自己女人从不吝啬的原因。</p>
他可不想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儿子,日后被人指着说,是从宫女的肚子里爬出来的。</p>
这种事儿在大明的历史上,可是多得很。</p>
等书房内就剩朱由检和方正化两人的时候,后者小声问道:“皇爷对两人说得有顾虑?”</p>
朱由检点头道:“无论是纳银法还是纲法,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朝廷再制定新的盐法,必须要小心谨慎一些,毕竟盐课的收入关乎大明稳定。”</p>
他这话也不是危言耸听,自中原王朝施行盐铁专卖以来,盐课的收入就是一个大头,大明立国之初,盐课的收入,甚至达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p>
就算是现在因为私盐横行的原因,致使朝廷盐课收入降低,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p>
这种情况下,容不得朱由检不小心谨慎。</p>
与此同时,田府。</p>
田弘遇此时,也正在和一名很是富态的中年人,坐在自家的前堂中。</p>
“江兄,今日怎的有空过来了?”</p>
被称作江兄的中年人,正是扬州盐商中的I翘楚,江家的当代家主江鸿基。</p>
见田弘遇面色有些不好看,江鸿基笑道:“这不是江某听闻贵人归家省亲,特送来一些礼物,还请田兄代为转呈。”</p>
说着,江鸿基从自己的袖中取出一份礼单,放在桌案上,推到了田弘遇的一侧。</p>
田弘遇低头看了一眼,随手一翻,眼中闪过一道震惊, 旋即又恢复正常。</p>
时间虽是很短,但却被江鸿基看了个真切。</p>
“江兄客气了,这些礼物还请江兄收回去。”</p>
田弘遇将礼单推回去,眼中有些不舍。</p>
江鸿基心里冷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