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满载而归(1 / 2)

虽然立讯精密在陆泽前世很牛掰,但是早期王来春的创业经历还是非常苦逼的。

前几年厂子只能靠一些零散订单维持生存,直到2002年富士康的订单做不过来了,才分了很多订单给王来春接手。

直到2004年,在郭台铭的支持下,另外投资成立了立讯精密,专门为富士康提供代工,供应各种连接器配件。

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立讯都是依附着富士康生存的。

富士康也为一直为立讯精密输血,在2010年上市之前,立讯50%以上的营收都来自于富士康。

不仅是订单,资金上也是一样给支持。

2009年,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投资4000万,入股立讯精密,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哪里有富士康,哪里就有立讯精密,甚至立讯精密的股份中也有富士康郭家的参股,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益战略联盟体。

可以说没有富士康,就没有将来的立讯精密。

而郭台铭借钱给王来春创业开厂,未尝不是对她的一种考验。

毕竟老郭可不像陆泽有先知先觉,直接投资的话,他也不放心王来春是不是能坚持下去。

一直考验了好几年,郭台铭才真正把王来春当成嫡系来培养。

最终,才成就了日后的代工之王——立讯精密。

可陆泽不需要像郭台铭那么费事儿,前世赶超富士康的立讯精密,完全可以确定王来春这人值得投资。

因为立讯上市之后,为了摆脱对富士康的依赖,王来春也开始了对立讯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不仅渐渐终止了对富士康的代工,还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产品。这位代工女王,竟然化身成为资本大老,开始了她的并购之路。

2011年立讯收购了联滔,成功切入了苹果供应链,获得一部分ipad平板电脑的连接线业务;

同年立讯又并购科尔通讯,顺势切入华为供应链;

2012年,通过对双赢公司的收购,立讯渗透进了手机fpc(柔性电路板)方面的业务;同年立讯并购源光电装有限公司55%股权,切入日系汽车电子产业链;

2013年,立讯收购德国uk,切入汽车精密塑胶件领域。

一系列的操作,快稳准狠,让立讯迅速在各行业领域站稳了代工厂的脚跟。

并凭借华为、苹果、日系汽车等多家知名品牌的代工厂商,在行业内开拓了自己的新路,摆脱了立讯精密业务的单一局限性和对富士康的依赖。

不仅巩固了立讯精密的企业组织结构,而且还增强了立讯精密的行业竞争力。

由于收购得到的甜头,王来春立刻爱上了这种业务扩张模式。

2016年王来春又通过一系列收购,把美特、美律两大公司纳入囊中,切入并推动电声业务在智能手机声学市场的高速增长。

而这一次对声学领域的布局,给王来春带来一个价值暴涨点,因为立讯精密接到了苹果airpod的订单。

而且立讯精密声学组件成功渗透苹果的ac、ipad和iphone等一系列产品。

各个点位完成布局后,立讯精密鸟枪换炮,开始了腾飞之路。

这其中虽然受益于苹果公司为了让供应链更多元化、免得供应商店大欺客的战略因素影响,也和王来春扩张策略的稳准狠全不无关系。

可以说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完全就是华夏工业体系升级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缩影。

像立讯精密这样的企业,在各行各业都不胜枚举。

这些隐形冠军们,这些真正的踏踏实实深耕制造业的企业家们,才是真正的中华嵴梁。

产业需要时间发展,制造业的更新换代也需要时间积累。

它不像互联网一样,两三年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产业的发展和迭代,都是以五年十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对于整体工业实力的发展,急不得、也急不来。

该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该踩得坑一个也不可能拉下。

就好比p3这个产品,现如今陆泽还要费事儿找各个代工厂整合订做零配件,然后再辛苦攒机。

再等个十年八年的,是个人都能从网上订购一批更成熟的零配件,找三五个大妈培训上几天,就能自己在家造出一批p3随身听了。

这就是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也是工业体系、供应链体系升级后,肉眼能清楚看见的变化。

绝非网上那些不懂的人,天天就知道瞎几把说大话、喊口号,以为喊几句就能赶英超美,就能分分钟把芯片用手搓出来。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