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才忒重要(1 / 1)

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成就了一条“毛遂自荐”的成语。”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赵国蒙难时,平原君衔命前往楚国求援。因前景不是很明朗,多数门客”王顾左右而言他”,惟独毛遂挺身而出,陪同平原君顺利完成了任务。基于这个故事意义非凡,司马迁遂将其编入《史记》之中。

自那之后,只要有人自告奋勇去做一件本不属于他的份内之事,大家就会用”毛遂自荐”一语予以形容。不过就我看来,慧眼识人,其实要比毛遂自荐重要得多。如谓不信,请允我举例说明。

话说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其子刘辩继位,时称汉少帝。刘辩的舅舅,亦即大将军何进,不满宦官颐指气使,欲予除之,但遭到曾经得过宦官相助好处的妹妹何太后反对。何进便出了一个”借刀杀人”臭招,命令地方军阀董卓、丁原进京,以清君侧!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何进死于宦官势力的伏击,而肇乱的宦官们,则被何进亲信袁绍、曹操所率的禁军剿灭。因于京城太过混乱,何太后带着汉少帝刘辩等皇室成员,仓惶逃离洛阳,以保己安。

照理,宦官势力既除,董卓、丁原等军阀必须率军返回。但素有觑觎京城权位的董卓,岂肯错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日黄昏,董卓所部意外撞遇何太后一行。面对虎狼之师,汉少帝刘辩吓得呆若木鸡,倒是比其年幼的陈留王刘协,镇静自若,叱问董卓:”为何此时才来护驾?”董卓一惊,跳离坐骑,双膝着地,跪叩恕罪。一番君臣礼仪之后,董卓摇身一变,成为护驾大军的首领。

进入洛阳,董卓发现汉室江山,己然到了”崩盘”前夜,由是萌生篡权之念。某日,他以汉少帝刘辩胆小无能为由,提出将其废黜,改立处惊不怵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的这一建议,遭到了丁原的竭力反对。基于各执己见,双方军队一度还在洛阳城外进行多次”比武”。如此闹腾了一段时间,最终结果依然是”半斤八两,黄鱼死鲞”一一不分上下。

既然军事力量造就了势均力敌的格局,那么打破这种平衡,就需要智谋或阴谋催化了。董卓帐下有个军师,名叫李儒。李儒进言,说打垮丁原,关键是将其手下那个有着万夫不挡之勇的悍将吕布给争取过来。董卓问如何争取?李儒答吕布是个见钱眼开之徒,主公可将自己那匹心爱的赤兔马送他,同时再赠以巨金,大事必成!

诚如李儒预言,得了好处的吕布,立马翻脸一一杀了丁原,投了董卓,不久又认董卓为义父。

其实丁原也是死得冤,冤就冤在他的等级观念太重。早在统兵开拔洛阳期间,丁原曾差遣过一个名叫张辽的部将。张辽是个性情中人,那次他向丁原表述了自身情况,期望得到重用。但独宠吕布的丁原,面对”毛遂自荐”的张辽,竟然不予认同。

除掉丁原,董卓便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废了汉少帝刘辩,转立刘协一一时称汉献帝。不久,董卓诛杀了何太后及其子刘辩。接着,又下了迁都长安的决定。董卓如此作孽,催生了以王允为首、立志捍卫汉朝正统江山的一些忠臣,开始谋划刺杀董卓之策。

这一时期,跟随吕布归顺董卓的张辽,曾有一次偶遇”新主”董卓。面对这个”办大事、事大办、大办事”的新领导,张辽”毛遂自荐”,向其表达意愿。不料董卓也与丁原一样,只认”义儿”吕布,没把张辽”放在眼里”。

因于貂婵的运作,吕布与董卓反目。反目的结果是:董卓的心窝,被吕布所持之戟捣了个稀巴烂。

彻底拥有貂婵共眠权的吕布,开始协助王允等重整汉朝江山。不想董卓旧部群起肇乱。虽说吕布武功了得,但由于他身负连续两次弑杀”义父”之污点,故被正直者所不耻。道义缺失,军力便弱,由此吕布是打一仗,败一仗,最后只得退出长安。而王允等汉室遗老,则多数被董卓旧部所杀。好在汉献帝刘协”聪明”,他在长安致乱最为激烈之时,抢先一步出逃,从而为曹操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业,埋下伏笔。

吕布虽然落败,但张辽依然紧随于他,从中可见张辽的愚忠。如此到了公元198年,曹操率军将吕布围于下邳城内。因吕布不肯放弃下邳,坚持死扛,结果在疲乏打盹时被手下捆绑,交于曹操。

《三国演义》第19回,曹操听从刘备提醒,欲斩吕布。吕布乞饶,张辽大喊:”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1曹操感佩张辽的傲气,亲自为其松绑,恳请他归顺自己。

效力曹操后,出于证明自己是个”有用之才”,张辽私下独闯吕布死党昌豨巢穴,成功劝其降曹。曹操嘴上虽然责怪张辽此举太过冒险,但在心中则将其归入股肱之列。

公元205年,曹操率领大军征讨乌桓。不想乌桓霸主蹋顿,偕同投奔于他的袁熙、袁尚,带着数万骑兵,精神抖擞,严阵以待。曹军见之,好不惊惧。惟张辽不怯,提议”背水一战”。曹操予以认可,并将帅旗交于张辽。此战,张辽尽显英雄本色,不仅斩了蹋顿,而且大败乌桓骑兵。

公元215年,张辽带着800精锐,两次冲击孙权的10万军阵,一次打到孙权帅旗之下,另一次差点捉了孙权。后人因此给予”逍遥津战役”极高评介:”张辽是个离改变中国历史仅一步之遥的人1其实张辽改变历史的机会还有很多,光是曹操本人,就喊过数次”文远救我”。最为著名的当属华容道那次,因于张辽的提醒,曹操”下马煽情”,从而得到关羽的”网开一面。”

公元222年,张辽谢世,获龄54年。张辽的传奇一生,说明忠诚的重要。但我以为,慧眼识人更为重要:假如曹操也像丁原、董卓、吕布等人一样,漠视张辽,那么张辽,还会拥有那些载人史册的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