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他的枕边人,藏着毒药(2 / 2)

他是君王,有君王的尊严。</p>

乌兰看着阿九一步步走出斋堂。</p>

他说:“朕不会废了你,朕也不会送你回西狼。朕要一直将你关在景云观,无召不得出。你也别指望忽穆烈会派人来救你。从今日起,景云观十二个时辰有兵丁戍守。你就做一个与晨钟暮鼓相伴的皇后。朕与你,再不必相见。”</p>

门“砰”地关上了。</p>

他没有再看她一眼。</p>

他手上她咬的伤口,还在淌着血。</p>

龙涎香的味道,从浓到淡,渐近于无。</p>

元宵夜,临安又下雪了。</p>

阿九在宫门外下了辇,一步步走回勤政殿。</p>

他不许内侍传太医来给他包扎伤口。</p>

他一个人在雪里彳亍着。</p>

走到勤政殿的时候,已是满头地白了。</p>

好像他在这个月圆之夜,悄无声息地过了一生。</p>

“皇后”这两个字眼,大概从此以后,会成为宫中的禁忌吧。</p>

他坐在桌案前,如此这般,吩咐了殷鹤几句,殷鹤领命去了。</p>

不出三日,西狼来的使者便会吃多了酒,在坊间滋事出丑。</p>

届时,可名正言顺地驱走他们。</p>

他要用这种方式,告诉忽穆烈,他不会以土地换妻。人,是死是活,他留下了,忽穆烈管不着。</p>

殿外,雪飘如絮。</p>

他蓦地听见清脆的婴孩笑声。</p>

他不由自主地起身,往偏殿的暖阁中走去。</p>

奉圣夫人尹氏,正在逗弄着悯儿。</p>

悯儿又长大了些许,穿着红色的袄儿,戴着虎头帽,颇有威武之气。</p>

尹氏命宫人给阿九倒了姜茶,她亲切道:“官家这么大的人了,还是小孩子般,不知冷热的。若昭烈太后看着,不知有多心疼。”</p>

乳娘尹氏,大概是阿九在世上唯一的长者尊亲了。</p>

阿九听她的话,喝了姜茶。又依她所言,将手上的伤口包扎好。</p>

尹氏是昔年宫中的老人,甚知分寸。她并不问官家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p>

阿九道:“尹嬷嬷,悯儿好带么?”</p>

尹氏道:“小皇子能吃,能睡,爱笑,甚少哭,一看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p>

阿九伸出手,捏了捏悯儿的脸。</p>

悯儿看着他,绽出一个大大的笑容。</p>

婴孩明亮的笑容,对这个夜晚的阿九而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治愈感。</p>

阿九想起方砚山来。</p>

那个威武硬气、掷地作金石声的将军。</p>

从黑水镇扶保他到洛阳的人。</p>

砚山啊砚山,朕从无害你之心。如若不是灵山一时糊涂,七夕宫变,你到今日,仍然是殿前重臣。你在乞巧楼前,以死明志,朕永远地失去一名勇将了。</p>

阿九抱起悯儿。</p>

他想起若梨说过的四个字“外甥类舅”。</p>

这个孩子,是不是砚山亡魂的寄托呢?</p>

悯儿的威武之气,是舅舅方砚山对朝廷最后的忠心么?</p>

阿九这样想着,眼角竟有些湿润。</p>

道士说的那个孩子,或许就是你啊,悯儿。你替你的舅舅完成夙愿,灭西狼,驱胡虏,收服燕云十六州,是吗?</p>

怀里的婴儿用小手摸着阿九束冠的须。</p>

阿九喃喃道:“悯儿,父皇会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给你一个丰盈之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