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不学鸳鸯老 白鹭成双 1824 字 4个月前

天慢慢亮透,小镇上的百姓纷纷出门开始营生,熟人见面,还是忍不住互相打听:“昨儿那些人怎么回事啊?”</p>

“听人说是回朝的军队路过咱们这儿,就在镇子外头扎营呢。”</p>

“吓我一跳,还以为邻国攻过来了。”</p>

“怎么可能,有李家军守着,谁也破不了关。”</p>

平民百姓不知高门爱恨,只晓得这两年李家军一直打胜仗,只要军队带上李姓旌旗,路过的地方,大家都愿意行方便。</p>

镇上几个长者一商量,决定由几家大铺子给军营送些米粮。</p>

本也就算做孝敬,没指望军里的老爷们搭理,结果东西送去没一个时辰,军队里就有统领亲自上镇子里道谢,送还钱财,跟着就有不少士兵换上常服,进镇子走动。</p>

镇上人高兴极了,连忙互相传话,让各家买卖好生招待。</p>

未时一刻。</p>

霜降站在布庄门口,看着面前负手而立的人,脸色铁青。</p>

李景允平静地回视于她,墨眸幽深,嘴角带诮。边关的两年风霜从他的衣襟上吹过,落下一身沉稳内敛的气息,他已经不是原先将军府里那个喜欢翻墙的三公子,看向故人的眼里没有半点波澜。</p>

霜降摸不清他是来做什么的,只觉得背脊发凉,下意识地靠在门框上朝他道:“掌柜的不在家。”</p>

花月吃过午膳就带着两个小少爷进城去了。</p>

面前这人点了点头,长腿一迈跨进布庄,深黑的眼扫了周围一圈,淡声问:“这儿可有细些的料子?”</p>

霜降一愣,不明所以。后头跟进来两个镇上的人,拉着她小声道:“何老头说了,让你们开铺子的好生招待他们,这些官爷都是给银子买东西的,不白拿你货。”</p>

堂堂三爷,在她们这个小布庄里买料子?霜降觉得不可思议,犹豫地走过去,替他寻了十几匹细密的好料子,一一摆在桌上。</p>

李景允只扫了一眼就道:“连上头那几块青色的一并要了。”</p>

镇上做的都是几尺布的小买卖,这位爷来了倒是好,一买就是二十匹?霜降抹了把脸,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的原则,还是拿粗纸来包了。</p>

“这儿可有绣花的手艺?”李景允面无表情地问。</p>

霜降皱眉,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婶婶就抢着答:“有的有的,这殷家姐妹开的布庄啊,绣活儿是一绝,镇上的人都爱穿她们绣的东西。”</p>

可不是么,来的路上就看见了好多双同他脚上花式一模一样的鞋子。</p>

说不气是不可能的,李景允垂眼。她似乎是闲得很,爱给人绣东西,既然如此,那就绣个够吧。</p>

“就这些布,全裁做香囊。”他点了点那一摞料子,“布料我给,你们来绣,按外头卖的价钱一个个地算。”</p>

看热闹的几个人一听就乐了:“好买卖啊,快写单子,这样的买卖几年都等不来一笔。”</p>

布料不用她们出,香囊的钱照给,的确是个好买卖,但霜降知道,来者不善,没那么好对付。</p>

她看了李景允,道:“承蒙惠顾,但我家掌柜的身子不太好,接不了这么大的活儿。”</p>

这么一说,镇上那几个婶婶也想起来了,帮着道:“官爷是赶着要吧?这家掌柜的的确身子不太好,说是生孩子落下的病根,做不了赶活儿,您要是喜欢香囊,不如去镇子北边的杂物铺子看看?”</p>

方才还气定神闲的官爷,突然就不高兴了,周身气息阴沉下来,把婶婶们吓了一跳。</p>

这么喜欢殷掌柜的手艺啊?婶婶们面面相觑,看一眼皱着眉的霜降,怕起什么冲突,连忙上前帮着劝:“这真不是她们不给您颜面,殷掌柜身子不好,咱们镇上的人都知道,前些日子还伤了风,养了半个月才刚好。这么多香囊,她得绣到什么时候去?”</p>

“是啊,您要是真急着要,不妨去城里找大铺子,那儿绣娘多,赶上几天活,也能把货交出来。”</p>

气息有些不稳,李景允看着霜降,眼里神色几转,最后只沉声道:“有那千里奔走的本事,竟也会身子不好。”</p>

这话里讥讽的意味太浓,霜降也是个暴脾气,一忍再忍,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冷声就答:“也是掌柜的命苦,没嫁个好人家,不然也不用在月子里奔走。”</p>

“您对好人家是个什么要求?”李景允眯眼,“高门大户,锦衣玉食,那还算不得好人家?”</p>

霜降皮笑肉不笑地朝他行礼:“回大人,谁不是锦衣玉食长大的,谁又真稀罕那个,女人这一辈子最大的难关就是生孩子的时候,命都悬在那一口气上,但凡是个好人家,丈夫能不在旁边守着?若是两情相悦,一时有事耽误也好说,可本就是两个不对付的,心里惦记的都是欠了多少债,要用孩子还,这样的人家,不走还留着受人糟践?”</p>

“……”手慢慢收紧,李景允闭眼,沉闷地吸了口气。</p>